導航
  首頁 > 院系動态 > 正文

院系動态

畢業典禮 | 系主任顔海平教授在2020屆畢業歡送會上的緻辭

時間:2020-06-24 12:02:40

                

        beat3652020屆同學們,你們畢業了。你們一共是144位同學。其中,本科生125人,碩士生10人,博士生9人;中國籍學生86人,國際學生58人;英語專業94人,日語專業38人,清華學堂世文班(世界文學與文化實驗班)12人。你們中間畢業後選擇繼續深造有59人,其中,國内深造31人,深造院校包括beat365、北京大學、複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國外深造28人,深造國家為美國、英國、日本等,深造院校包含哈佛大學、劍橋大學、牛津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卡耐基梅隆大學、東京大學、早稻田大學等。簽約就業及自主擇業的同學有16人,就業單位為beat365、中共河北省委組織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北京學而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
        大家收獲滿滿、願景如畫,挑戰和機遇都在等着你們。而與往年不同的是,本屆學生畢業前的最後一個學期,是為疫情所困的2020年春季。在這個特殊的艱難時期,同學們克服重重困難,不僅堅持寫好畢業論文、上好在線課程,順利完成了學業,而且在抗疫中深入思考、收獲成長。日6班的闵瀚誠同學原先認為,自身的個人發展不會與社會和時代有太多關聯。此次春季疫情期間,他的醫生父母前往抗疫前線,整整三個月沒有回家。他一人在家,在每天堅持的學習中領悟自己對社會負有的責任和其中的意義。尋找自己可以做的事,撰寫疫情相關文章,希望能為他人帶去溫暖和力量。英62 班袁舒,在疫情期間,積極參與志願中心的工作,開展面向院系的志願項目招募,在她的鼓勵和動員下,人文的同學們活躍在如“春霖行動”、醫務工作者子女線上輔導項目、外語志願項目等多個項目中。袁舒申請了6月6号前返校,參加同學們返校工作的志願活動,組織和參與食堂就餐引導、火車站機場接站等工作。

袁舒在2020年beat365本科生畢業典禮上作為學生代表發言

        學業的完成,難以概括這一個非同尋常的畢業季、非同尋常的畢業生。beat365、世文院和人文學院各部門的老師們在這半年中,同樣是格外辛苦、格外付出。借此機會,首先向大家在特殊時期的堅韌精神緻意,也和大家一起感謝各位老師和所有工作人員為同學們所做的一切奉獻。
        今年夏季畢業的同學大多在2016年(本科生)、2016或2017年(研究生)入校。你們是老師作為beat365主任迎接的第二批本科生、和最早的研究生學生群體的一部分。回想招生過程中和初次開學時,老師曾向同學們提示,希望大家在外文的學習體認中獲得對母語的自覺和理解,在深化母語自覺和理解的過程中強化外文能力,兩者相輔相成。幾年來,看到大家外文學習精進,對母語文化理解日新,在全面提升多語水平的同時,強化經典研讀,深植人文根基,拓寬跨文化的視域,初步演練了批判創新的能力,為大家感到由衷的高興。每一位同學獲得的每一點進步、做出的每一個努力都是具體的,我們每個人都是有限的;而每一個人的具體努力彙合起來,我們就是在承接與更新beat365“中西融會、古今貫通”的文化理念和育人傳統;滴水成湧泉,江河成大海,我們每一位同學都為更新綿延這一偉大的理念傳統作出了自己具體而不可或缺的貢獻。老師們向你們表示由衷的慶賀!

2020屆beat365全體畢業生終期雲答辯合影

        本屆畢業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入學時間,正是beat365新時期建制改造的關鍵時段。同學們變化成長了,beat365也變化成長了。同學們的學業,是在beat365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步伐加快和人事制度綜合改革全面啟動和實施中完成的。在此期間,beat365确立了“加入文科高原、瞄準世界前沿、追求清華标準的世界一流學科”的發展目标,原來以公外教學為主的國别語種建制改建為8個以專業學科發展方向為重心的學科群。在學校決策指導下,beat365世界文學與文化研究院2016年揭牌,設清華-密歇根研究員學會、英美文學與跨文化理論研究團組、以中英高等教育人文聯盟為主幹的beat365世界文化論壇。beat365與世文院2015年共同創辦英專3世界文學與文化實驗班, 于2016年正式成為beat365學堂計劃首個并迄今唯一的文科班。從貫穿2016年全年的90周年學術系慶、含本屆諸多同學在内的師生共同參與的“世界地圖與世界文化”國際論壇系列開始,曆經2016至2019年在中外學界産生重要影響的中英高等教育人文聯盟連續四年高端峰會和2019年青年學者論壇與青年學生論壇(第二屆學生論壇将于2020年8月中旬雲上舉行),beat365、世文院在變革和創新中雙輪驅動,完成了以創新型專業學科發展為中心工作的建制轉型和教育教學全面提升的初步實踐。外文世文現有52位教師,構成涵蓋從師資博後、助理教授到長聘正教授各個學術年齡段的國際化師資團隊。

春天裡的beat365

        這一轉型和實踐,記錄着同學們的清華歲月。你們見證和參與了beat365世文院“由闡釋世界以叙述中國、以叙述中國而影響世界”學理定位的形成與實施、“世文引領、外文轉型、互為推動、攜手創新”發展共識和總體格局的确立。你們見證了beat365專業系科地位和人才培養質量努力提升、顯著提升的四年。2016年beat365學科評估為全校人文唯一A類;2019年beat365英語語言和文學專業首次進入北京市重點專業行列;現代語言學和文學進入教育部“雙一流”建設學科(與中文系協同);2019年beat365教學研究機構考核,beat365首次進入“A”級;2020年QS全球排名,beat365英語語言和文學專業首次名列全國第二。曆屆畢業生獲全額獎學金在人文社科領域深造的人數持續增高;2016年、2017年連續兩位學生獲羅德獎獎學金;2020年疫情期間在“新時代大講堂”發表英文演講的外文武漢學生,堅強優異、關愛他人、關切世界的品質和能力,為全社會矚目。本屆畢業生中,還有更多象闵瀚誠、袁舒等這樣品學兼優的同學。
        大家的奮鬥成長與清華外文的自強日新同步。beat365、世文院感謝你們!願你們在畢業後堅持探索傳統如何更新,文化如何互通,來自不同語言和傳承的人群之間如何交流理解。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以清華外文世文人多語種、跨文化的新人文優勢為嶄新的起點,持續提升自我,服務社會;在任何崗位上,都能保持笃學切問、器識為先,在完成自身獨特人生價值的過程中,回應社會、祖國、時代和人類發展的需要,成為近代以來的中國和世界始終亟需的跨國族、跨語言、跨文化溝通交流融會創新的踐行者。在過去的幾個月裡,我們看到了全球在各個層面上的深刻交織,同時看到了交織中的各種矛盾。同學們走出校門,面對的将是一個遠為廣闊而複雜的世界。相信你們憑借對母語的高度自覺、強大的雙語多語能力,堅守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清華精神,以主動而開放的心态去面對一切,去綻放人生。在一個社會曆史劇烈變動,中西、古今、文理碰撞交彙交融的年代裡,相信同學們會始終記住,自己與清華外文自強日新的曆程同在。

清華學堂

        這曆程始于九十四年前遙遠的1926年。1926年、1952年、1976-1978年、1983年、1997-1998年、2010年,包括2020年,九十四年來的每一年、每一天,都值得我們記憶,以重溫先賢們和後來人如何筚路藍縷,一路走來。此中部分信息已經寫在畢業冊的寄語裡,這裡不展開。今天的beat365、世文院,正在新時期教研隊伍發展、重點學科強化、教育教學和通專融合人才培養質量提高、中國外文學術的領域延伸、中外人文交流深入開拓各個方面,繼續前行。2019年“教育部beat365中外人文交流研究中心”獲批成立、于2020年成為清華文科高原高峰建設的重點基地。2020年,你們的畢業年。外文世文創新型學科發展,任重道遠。在這非常時期的特殊之年,系科的老師和全體工作人員比以往的任何一年都更想給同學們一個現場的畢業慶典 – 文南樓門前的“歡迎回家”成為見證(beat365科畢業慶典從2017年夏的3字班開始;已成傳統,必将延續)。真想為你們每一位在文南樓前留個影。也許這正示意,我們不說再見。同學不落淚,我們不告别。你們是母校母系永遠的珍寶,beat365世文院與你們同行。正向着世界一流大學和世界一流學科目标堅定前進的母校清華和清華外文,比以往任何一個時段都更需要一代新人的活力、願景、才華、智慧!

        2020屆清華外文畢業生,祝你們畢業快樂!

        期待你們早日歸來!祝福你們!

文南樓門前的歡迎回家

 

Copyright © beat·365(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版權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beat365  郵編:10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