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博][050200]外國語言文學
方案年月: 201709
适用學科專業:英語語言文學(二級學科,學科代碼:050201);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二級學科,學科代碼:050211);日語語言文學(二級學科,學科代碼:050205)
培養目标和定位:
本學科培養具有深厚學科基礎知識的外國語言文學領域的學術精英,為高等院校和相關機構提供具有國際競争力的高層次學術創新人才。本專業博士生應該具備:(1)系統全面地掌握外國語言文學及其相關二級學科領域的知識;(2)很強的科研能力和嚴格規範的學術表達能力;(3)準确地把握本學科的國際前沿問題并獨立從事學術研究的能力;(4)用外文寫作并在國際刊物發表學術論文的能力;(5)在高等學校、科研機構和國家相關部門工作的能力。
學習年限:4~6年
培養環節與學位要求:
1、制定個人培養計劃博士生入學後三周内,在導師指導下做好個人課程學習計劃,并報院(系、所)研究生主管部門備案。執行計劃過程中,如因特殊情況需要變動,須在每學期選課期間修改。修改後的課程學習計劃,經導師簽字後送院(系、所)研究生主管部門備案。博士生應在在資格考試前兩周向學科點提交一式五份包括本方案提供的必讀書目在内的70以上種書目30篇以上重要論文,經指導小組審查修改後返回給博士生,作為第二學年進行資格考試的依據。同時,在導師指導下深入調查研究,盡早确定論文選題并撰寫開題報告。
2、資格考試 資格考試是博士生完成課程學習後,正式進入學位論文撰寫階段前的一次學科綜合型考試,在入學後第二學期末或第三學期初由學科點組織進行。資格考試重點考查博士生是否掌握了深入和寬廣的學科基礎知識和系統全面的專業知識;是否能綜合運用這些知識來分析和解決問題;是否具備進行創新性研究工作的能力。資格考試的形式根據專業要求分為筆試或者口試兩種形式。内容為考核對審查修改後的書目文獻的掌握及應用,資格考試通過後才能參加博士論文開題報告會。資格考試不通過者,須在半年之内重新申請資格考試。再不通過者,取消攻讀博士資格。資格考試必須單獨舉行,由學科内三名教授(不含導師)組成考核小組,時間為2-3小時。導師可列席參見,但沒有表決權。
3、文獻綜述與選題報告 文獻閱讀量不能少于規定數目。開題報告包含文獻綜述、選題背景及其意義、研究内容、工作特色及難點、預期成果及可能的創新點等。開題報告會以學術活動方式公開進行,每年組織2次,分别在第四學期或第五學期,在資格考試合格一學期後舉行。由以導師為主組成的5人考核小組(至少3名博士生導師)評審。開題報告會應吸收有關教師和研究生參加,跨學科的論文選題應聘請相關學科的專家參加。如果學位論文選題有重大變動,應重新安排開題報告。評審通過的選題報告,以書面形式交院(系、所)研究生管理部門備案。
4、社會實踐 博士生的社會實踐活動具體要求參見《beat365博士生必修環節社會實踐管理辦法》。
5、學術活動與學術報告 實行博士生學術報告制度。博士生在學期間應定期參加課題組的學術讨論會,參加本學科或相關學科的學術活動不少于30次,每學期寫出小結,經導師簽字後自己留存,在申請答辯前交院(系、所)研究生管理部門記載成績。 至少應有一次在全國或國際學術會議上宣讀自己撰寫的研究論文。
6、論文中期檢查 開題報告之後一年内,需要進行論文中期檢查。由學科點組織考查小組(至少3名博士生導師)對博士生的綜合能力、論文工作進展情況以及工作态度和精力投入等進行全面考查。通過者,準予繼續進行論文工作。論文中期檢查可與學術報告統籌安排。
7、學術論文發表或科研成果的要求 博士生在讀期間應以第一作者身份(如導師為第一作者,學生可為第二作者)發表至少1篇與學位論文研究或本學科研究相關的學術期刊論文。
8、最終學術報告在學位論文工作基本完成後,至遲于正式申請答辯前三個月,博士生須做一次論文工作總結報告,邀請本學科半數以上博士生導師參加,對論文工作的主要成果和創造性等進行評議,廣泛聽取意見。交叉學科的論文工作總結報告應聘請相關學科至少兩位專家參加。
要求總學分:28
[普博][050200]外國語言文學
方案年月:201709
适用學科專業:外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文學門類,學科代碼:0502);英語語言文學(二級學科,學科代碼:050201); 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二級學科,學科代碼:050211);日語語言文學(二級學科,學科代碼:050205)
培養目标和定位:
本學科培養具有深厚學科基礎知識的外國語言文學領域的學術精英,為高等院校和相關機構提供具有國際競争力的高層次學術創新人才。本專業博士生應該具備:(1)系統全面地掌握外國語言文學及其相關二級學科領域的知識;(2)很強的科研能力和嚴格規範的學術表達能力;(3)準确地把握本學科的國際前沿問題并獨立從事學術研究的能力;(4)用外文寫作并在國際刊物發表學術論文的能力;(5)在高等學校、科研機構和國家相關部門工作的能力。
學習年限:4~6年
培養環節與學位要求:
1、制定個人培養計劃博士生入學後三周内,在導師指導下做好個人課程學習計劃,并報院(系、所)研究生主管部門備案。執行計劃過程中,如因特殊情況需要變動,須在每學期選課期間修改。修改後的課程學習計劃,經導師簽字後送院(系、所)研究生主管部門備案。博士生應在在資格考試前兩周向學科點提交一式五份包括本方案提供的必讀書目在内的70以上種書目30篇以上重要論文,經指導小組審查修改後返回給博士生,作為第二學年進行資格考試的依據。同時,在導師指導下深入調查研究,盡早确定論文選題并撰寫開題報告.
2、資格考試 資格考試是博士生完成課程學習後,正式進入學位論文撰寫階段前的一次學科綜合型考試,在入學後第二學期末或第三學期初由學科點組織進行。資格考試重點考查博士生是否掌握了深入和寬廣的學科基礎知識和系統全面的專業知識;是否能綜合運用這些知識來分析和解決問題;是否具備進行創新性研究工作的能力。資格考試的形式根據專業要求分為筆試或者口試兩種形式。内容為考核對審查修改後的書目文獻的掌握及應用,資格考試通過後才能參加博士論文開題報告會。資格考試不通過者,須在半年之内重新申請資格考試。再不通過者,取消攻讀博士資格。資格考試必須單獨舉行,由學科内三名教授(不含導師)組成考核小組,時間為2-3小時。導師可列席參見,但沒有表決權。
3、文獻綜述與選題報告 文獻閱讀量不能少于規定數目。開題報告包含文獻綜述、選題背景及其意義、研究内容、工作特色及難點、預期成果及可能的創新點等。開題報告會以學術活動方式公開進行,每年組織2次,分别在第四學期或第五學期,在資格考試合格一學期後舉行。由以導師為主組成的5人考核小組(至少3名博士生導師)評審。開題報告會應吸收有關教師和研究生參加,跨學科的論文選題應聘請相關學科的專家參加。如果學位論文選題有重大變動,應重新安排開題報告。評審通過的選題報告,以書面形式交院(系、所)研究生管理部門備案。
4、社會實踐 博士生的社會實踐活動具體要求參見《beat365博士生必修環節社會實踐管理辦法》。
5、學術活動與學術報告 實行博士生學術報告制度。博士生在學期間應定期參加課題組的學術讨論會,參加本學科或相關學科的學術活動不少于30次,每學期寫出小結,經導師簽字後自己留存,在申請答辯前交院(系、所)研究生管理部門記載成績。 至少應有一次在全國或國際學術會議上宣讀自己撰寫的研究論文。
6、論文中期檢查 開題報告之後一年内,需要進行論文中期檢查。由學科點組織考查小組(至少3名博士生導師)對博士生的綜合能力、論文工作進展情況以及工作态度和精力投入等進行全面考查。通過者,準予繼續進行論文工作。論文中期檢查可與學術報告統籌安排。
7、學術論文發表或科研成果的要求 博士生在讀期間應以第一作者身份(如導師為第一作者,學生可為第二作者)發表至少1篇與學位論文研究或本學科研究相關的學術期刊論文。
8、最終學術報告在學位論文工作基本完成後,至遲于正式申請答辯前三個月,博士生須做一次論文工作總結報告,邀請本學科半數以上博士生導師參加,對論文工作的主要成果和創造性等進行評議,廣泛聽取意見。交叉學科的論文工作總結報告應聘請相關學科至少兩位專家參加。
要求總學分:12
[碩士][050200]外國語言文學
方案年月:201709
适用學科專業:
外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文學門類,學科代碼:0502); 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二級學科,文學門類,學科代碼:050211)研究方向: 1.英語語言研究 2.英語文學研究 3.翻譯與跨文化研究
日語語言文學(二級學科,文學門類,學科代碼:050205)研究方向: 1.日語語言研究 2.日本文學研究 3.日本文化與社會研究
培養目标和定位: 碩士學位獲得者應在外國語言文學領域掌握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業知識,具備獨立從事學科研究的基本能力,或成為外語教育、翻譯等領域的高層次應用人才。
學習年限:3年
培養環節與學位要求:
1、培養計劃研究生入學後一個學期内選擇導師(原則上雙向選擇),在導師指導下根據本培養方案制定課程計劃并報院系業務辦備案。如因特殊情況需要變動該計劃,應在每學期選課期間進行。
2、參加學術活動的要求為使研究生能及時了解本學科和相關領域的國内外學術界所取得的最新成果和發展趨勢,要求每個研究生在學習期間至少參加10次學術會議、學術報告或講座,并向導師提交書面報告(每篇不少于500字),經導師簽字後自己保存,在申請答辯前交人文學院業務辦審查并記入成績檔案。
3、學術成果要求碩士生在學期間須發表一篇學術論文,論文發表達到以下三個要求之一: 1)在國内核心刊物(或者國際雜志)上至少發表一篇論文; 2)在國内外本學科領域重大學術會議上宣讀并在會議論文集上發表一篇論文;宣讀論文但未在論文集上發表的,需經導師審核簽字認可,達到發表的水平; 3)寫出至少一篇供投稿的正式論文,并經三名碩士生導師審核、簽字認可達到在國内核心刊物(或者國際雜志)上發表的水平。對于論文作者身份的認定辦法,須符合以下條件之一: (a) 學生為第一作者; (b) 學生為居導師後的第二作者。
4、選題報告和中期彙報第一學年或第二學年結束前,研究生在導師指導下确定研究課題,在全面閱讀與本課題有關的中外學者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撰寫文獻綜述和選題報告,論證選題的理論意義、研究現狀、學術價值,提出本課題的研究思路與方法和預期目标,分析重點與難點等。選題報告要求英語專業用英文撰寫,字數約5000單詞(不含參考文獻),參考文獻至少30篇;日語專業用日文撰寫,字數約5000字(不含參考文獻),參考文獻至少20篇。選題報告會由至少3位碩士生導師參加評審,公開進行,以便廣泛聽取本學科師生的意見。考核成績包括書面報告成績和口頭報告成績兩部分。論文選題通過後,應以書面形式交人文學院業務辦備案。因故需對論文結構做重大變動或更換選題,必須經導師同意,并重新提交選題報告,申請評審。選題報告約6個月後,進行中期審查和交流。學位論文答辯須在中期審核6個月後進行。中期彙報要求研究生向考核小組(由三名碩士生導師組成)彙報論文進展情況,如材料的搜集,論點的分析和可能得出的結論,并回答考核小組提出的有關論文的問題。中期彙報由導師負責具體組織操作。
5、學位論文要求本學科的碩士學位論文要求:英語專業用英文撰寫,篇幅在2萬單詞以上,并附中、英兩種文字的内容摘要;日語專業用日文撰寫,篇幅在4萬字符以上,并附中、日、英三種文字的内容摘要(約1000字左右)。碩士學位論文必須由研究生本人獨立完成。用于撰寫碩士學位論文的時間應不少于一個學年,而且必須在畢業前規定的時間内提交。碩士學位論文應在理論和實踐上有所創新,應力求觀點鮮明,論證充分,結構嚴謹,論文寫作規範,文字通順、流暢,研究符合研究倫理的要求。其主要部分應達到或基本上達到在國内或國際學術刊物上發表的水平。
要求總學分:23
Copyright © beat·365(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版權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beat365 郵編:10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