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
  首頁 > 院系動态 > 正文

院系動态

畢業典禮 | 教師代表在beat3652020屆畢業歡送會上的緻辭

時間:2020-07-03 16:29:09

劉昊老師寄語

       祝賀2020屆的同學們完成學業。今年情況特殊,很多事沒有按照既定的劇本進行。我想這不但暗示了大家與母校的聯系會綿延不斷,也再一次印證了2020屆的同學果然與衆不同。我對大家的第一印象基本是在2017年的夏季小學期。當時外文、世文的同學們排演了三部疑似莎劇的作品:一部是把哈姆雷特的悲劇當作夢醒時刻與現實的開始;另一部用《威尼斯商人》的台詞表現《紅樓夢》中趙姨娘的複仇心理;還有一部《伏地白》,以《麥克白》的故事框架體會《哈利波特》中反派人物的成長過程。從那時到後面的很多課内外讨論,我一直覺得這一屆的同學不僅有獨立的想法,而且願意去理解不一樣的故事,敢于同情不一樣的人。這是需要人文學養和勇氣的。希望這種勇氣能繼續伴随大家,在個人層面,使我們成為獨立、自省的人;在超個人層面,使我們有智慧去理解不同的文化和立場。

想到大家雖然在慶祝畢業,也許很快又要開始新的學業或工作,重新緊張起來,我想分享一點關于緊張與松放的體會。宋代學者說“文要密察,心要洪放”。一方面我們對所學的作品、理論、事物之理需要細密辨察,心如果不“緊”,則不足以察其文理之細密;另一方面,讀書時自己的心胸需要寬廣舒展。大家在過去幾個學期非常緊張地學習,在畢業之際,希望大家尤其記得讀書之心洪放舒展的一面。

      同學們,也許很多年後,我們這場特殊的畢業典禮也會成為清華園的傳說,你們在後人眼中也會像前輩在你們眼中一樣,留下絕塵而去的背影。一個人不能眼見古今,卻可以感受古今之相續,内心充盈飽滿。祝賀2020屆的同學們順利畢業,也預祝延期畢業的同學來年一切順利。

吳霞老師寄語

       過去的一個學期,校園前所未有地空曠無人,行走其中,看到的不是熟悉的同學們,而是各種景物。沒有了人來人往,注意力自然就聚焦在景物上。這個園子水清木華,名副其實。花開花落,錯落有緻。寒假,同方部和情人坡有臘梅,之後迎春花開,接着是山桃,然後是杏花和玉蘭。我們文南樓門口的杏花比去年晚開了一星期。也許是沒有了來來往往的同學們,氣溫也低了些。緊接是丁香和槐花,滿園清香。這香氣剛剛淡一點,紫荊開了,我馬上就想到校友返校。再有就是牡丹,緊接着是芍藥。文南樓和四教之間的芍藥今年開得特别鮮豔。随後綻放得是睡蓮和新水前的玫瑰。目前正盛的是繡球花。荷塘的荷花也打了花苞。

我想把老師比作園丁,主要是為了方便把學生比作花朵和未來的棟梁。花木的多樣性,正如學生培養的多樣性,人才評價的多維度。清華園的花,開得有早有晚,有紅有紫;有雍容華貴的,有清逸淡雅的;争奇鬥豔,次第開放。因為多樣性,一年四季,園子都繁花盛開。樹木又何嘗不是這樣?銀杏珍稀美麗,能不能滿園都種呢?不能。北方的植物景觀配置,追求“三季有花,四季見綠”。清華則做到了四季有花,四季見綠。因此,我們常常自豪地說,清華園的物種多樣性僅次于北京植物園。也因此,才有了各種花卉依次綻放。也因此,灰秃秃的冬天,需要松柏,料峭的春天需要楊柳,炎熱的夏季需要梧桐,即便是秋天銀杏葉黃,也得有火紅的爬山虎,校園才更好看。

年輕的你們一直在校園,成績是衡量的标尺,GPA是追求的目标,體驗的是相對單維的世界,也許還不能完全體會到多樣性和多元化。正如物種要多樣性,世界也要多元化。學分績,走出校園可能沒有人會再問起。那麼我們如何面對多元的世界?首先,正确接受自己。過去的四年,無論你自以為成功還是失敗,那都是相對單維度的評價,我們的很多特質和能力,沒有納入考評體系。因此,不必驕傲或自卑,得意或失意。你就是你,大千世界,獨此一個;豐富多彩的清華園,你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後的日子,也不必一味追求評價指标,不必急功近利。李白說過,“天生我材必有用”。其次,學會多角度看世界。批判性思維就是在不同信息的碰撞中養成的,多維視角,會給你同理心,讓你更好地理解這個世界。特别是當今的世界,以多維的視角,帶着同理心,看待跨越地域、種族和文化的各種矛盾與紛争,很多問題或許能迎刃而解。

       在多姿多彩的清華,你們遇到多才多藝的同學,見識過各具特色的老師,閱讀過多種多樣文明的經典,願這些都成為你一生的氣質。任何時候,beat365都在這裡守候你們。

何宏華老師寄語

        親愛的同學們,又是一年畢業季。由于衆所周知的原因,今年我們隻能以特殊的形式話别。在這離别的時刻,我有一些話要對同學們說。其一,要樹立自覺的責任感。你們從今往後就成了真正意義上的成年人了。大學的四年時光,同學們不僅建立了自己的知識結構和體系,武裝了自己的頭腦,同時也是身心繼續成熟發育的一段時光。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成年人,同學們就要對自己的言行負有一定的責任。責任感常常以無意識的形式出現在我們的大腦當中。但是真正有作為的、對社會有貢獻的人,往往帶有較強的、有意識的責任感。其二,需要同學們具有一定的品質。這種品質,我認為應該是堅韌。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從今天起,各位同學就進入了人生的另外一個階段。你們踏入了真正意義上的學術社會或社會生活中。你們一定要明白一句耳熟能詳的話,“前途是光明的,但是道路是曲折的”。人生前行的過程中,你們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困難,甚至挫折,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有的問題當時能夠解決;有的問題隔一段時間,回過頭才發現解決問題的途徑;還有的問題可能一輩子永遠不能解決。同學們要抱有堅定的信念,具有一定的、能忍耐的品質。其三要守正。同學們今天所處的這種社會環境,包括國内和國際的環境都和以前大不相同。但是世界社會千變萬化,總有它底層的規律,就看我們如何以及怎樣把握住這些規律。其中一種表現方式,就是守住自己良心的底線。同學們很可能在以後的社會實踐和生活當中,在各自的領域做出很大的成就。你會成為社會的棟梁,或者做一個平凡的人。但是不論在任何環境中,至關重要的是守住良心的底線。做人、做事要認真、厚道。這是我作為你們的老師,在畢業臨别之際給同學們的一些建議。最後祝每位同學都有一個美好的前程,再見,同學們!

孫彬老師寄語

        如果評選2020年的關鍵詞,我覺得首當其沖的應該是“雲”字。在過去的一個學期裡我們體驗了雲教學、雲考試、雲開題、雲答辯以及雲班會。今天我們也将以雲的方式為你們舉行畢業典禮。

 我這兩天在讀曆史,想想在信息和交通不方便的古代,人們又何嘗不是“雲”呢?在離别之際,他們一方面說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一方面又說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在這裡我想借古人的智慧,送大家一句話,海内存知已,天涯雲比鄰。

 親愛的六字班同學們,相信2020年會深深刻在你們每一個人的記憶裡。因為疫情,你們在清華的最後一個學期并沒有在園子裡度過;因為這場疫情,你們改變了學習方式、生活方式以及畢業留學的去向。但是相信,因為這場疫情你們會更加懂得珍惜友誼,感恩生活;會更加懂得努力的力量。

        2020年,你們的人生告一段落,即将開始新的人生旅程。衷心祝願:出走清華園去闖世界的你們,努力、自強、幸運。願歸來依舊少年!!

陳朝輝老師寄語

自我且真摯

       首先,我也要向大家表示祝賀祝賀大家能夠在疫情中堅定執着,不僅修滿了學分,完成了論文,還以穩重與冷靜,展示了你們的成熟。

       剛才幾位同學和老師的發言,已經把我昨天想好的那幾句祝福語,無一遺漏地說到了。所以我想,我就借此機會,給大家推薦一篇演講稿吧。希望對大家的今後有益。這篇演講稿是106年前,日本近代作家夏目漱石講給日本最著名的貴族學校——今天的學習院大學輔仁會學生的,題目為《我的個人主義》。其中他說,作為一名日本的英語文學研究者,早期他總是處在一種莫名的被動中。因為英語不是自己的母語,面對英國本土學者時總有一種膽怯感和不自信。理由很簡單,如以英語發音為例,英國人發的音就是标準音。無可辯駁。無可挑剔。文學作品的解讀也一樣,隻要人家說你是日本人,讀的不準确,你就隻有招架之功而無還手之力。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他總處于聽别人的話、跟别人的意見走的境遇中。直到後來他才恍然大悟,這樣跟着别人走是永遠不會有自己的獨立見地。相反,隻要相信自己的感覺、尊重自己内心真實的感受,就可以與英國本土學者對等PK。于是,他說:“自從獲得了所謂的個人主義,我就變得非常堅強、從容了。不再猶豫。比如莎士比亞的作品,不管你英國人如何定位或解讀,我隻管拿出自己作為一個日本人的解釋就好。”以後就很少再糾結了。

今天,在各位即将畢業離校之際,我給大家推薦夏目漱石的這一感悟經曆,是因為今後各位也可能遇到各種各樣的抉擇場面。畢竟,何去何從的思考會陪伴我們每個人一生。四年前,你們是不是也曾在優先選擇大學,還是優先選擇專業之間猶豫和糾結過?三年前,你們又在社會就業風潮的誘導下,不得不在經濟、法學、政府管理學等熱門專業中選擇你們的二學位。今天,面臨特殊時期的擇業環境,各位是不是又徘徊于就業、深造的兩難之中呢?甚至工作城市等客觀條件,都可能影響你。在這裡我想提醒各位:此間,你們是不是唯獨輕視了自己内心的真實感受和想法?倘若是,那就是夏目漱石所說的典型問題。如果你們發自内心地喜歡自己的專業,發自内心地渴望自己即将獲得的崗位,你們會猶豫、糾結嗎?恕我直言,如果以後各位做不到堅持自我,那你們可能很難有享受來自内心的、那股最為原始的喜悅感和成就感的機會。

如果這是過去的我們、過去的自己,那我相信在清華園的四年時間裡,各位一定都得到了巨大的成長。不僅學會了知識,也學會了做人。希望以後大家能夠銘記,你們是beat365的學生。不管你自己承不承認,社會上就是有人把各位看作這個國家這個民族的脊梁和精英。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精英人物是不能太功利的,更不能沒有自己的定見,尤其不能運用自己的聰明去琢磨如何獲得眼前的蠅頭小利。這樣會毀掉你的氣質。我記得小時候長輩們經常對我說:一個人不能貪圖小便宜。那樣時間長了,你的眼神都會變得賊眉鼠眼、遊離不定、甚至讓人厭惡。另外,再跟大家分享一位日本左翼作家說的話。他說:“一個人靠什麼立足于世呢?十來歲,靠可愛;二十來歲,靠聰明;三十來歲,靠實力;四十來歲,靠業績;五十來歲,靠人格。

這是什麼意思呢?我想,他想說的意思是:一個人到最後,拼的不一定是智商或情商,而是人格和品味。那麼這個人格和品味又要如何養成呢?就是我前面講的,一要自主,二要品格。然後勤勞做事、務實做人。别亦無他。

我真誠地希望,多年以後咱們再相聚,我在各位身上看到一種溢自内在的自信與從容。俯仰無愧于心、無愧于天地的那種大度。我對此堅信不疑。因為各位是清華人,更是我們——清華beat365的人。

       謝謝大家!

 

 

Copyright © beat·365(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版權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beat365  郵編:10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