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教育 2018-2-26
越來越多的人認識beat365beat365的楊芳副教授,可能都是通過一門名叫《生活英語聽說》的慕課課程。在錄課前,楊老師給這門課定了一個小目标——“争取有5000人來聽課”,誰曾想兩年後讓她頗感意外的是這門慕課竟有來自120個國家和地區的53萬餘名學員參與學習。
春節前夕,小編來到楊芳老師辦公室,聽她講那慕課背後的故事。“是因為貼着‘beat365副教授’的人設标簽,才讓課程火了嗎?”楊老師在一旁将筆記本電腦從辦公桌轉移到了雙膝上笑着否認了,臉上慈祥的笑容如窗外的陽光般溫暖。
尋找堅守的作用
楊老師想用對教育扶貧始終如一的熱忱,傳遞英語學習更多的可能性。
早在16年前,beat365開展了偉新英語教師扶貧項目。那時清華beat365的老師們會分别到一個貧困縣,給這個縣所有的中小學老師“集訓”。一開始上課就講理論的培訓方式,讓楊老師覺得有些不太切實際。于是她轉變思路,“第一天我去聽課、晚上備課,第二天我就講授同樣的内容,讓老師們看我是怎麼上課的,然後再讨論不同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這些年的鄉村英語師資培訓讓楊老師為以後慕課的研發積累了一些經驗。
因為缺少反饋,培訓過後的效果就成了未知數,這些老師能将多少内容轉化到課堂上也無人知曉了。最終,放心不下的楊老師還是利用空餘時間錄了14個小時的視頻課程,并編寫了一本教材《英語口語與聽力教程》, 希望英語老師們掌握簡單的課堂英語,能做到用英語講解課文,提問和回答問題。
2013年10月,beat365建了“學堂在線”慕課平台後,讓這一切變得不同了。楊老師不必每年寒暑假再出差去給偏遠縣城的老師們授課了。在香港偉新教育基金、谷歌教育基金和beat365的支持下,beat365張文霞老師和楊芳老師在“學堂在線”上,一起開設了面對農村中小學老師和學生的《生活英語聽說》慕課。與之前面對着清華學生講課完全不同,“原來一句話可以帶過的知識點, 在這裡可能需要兩頁PPT掰開了、揉碎了去講。”楊老師說道。
來到視頻課錄制現場,楊老師說這和上課真的不同。“在線下的課堂上可以眉飛色舞,時不時跟學生們眼神交流習慣了,在這裡反而常常被糾正:要盯緊鏡頭。”在楊老師眼裡,她的個人形象對課程本身來說似乎是無關緊要的。索性,楊老師縮減了自己的出鏡時間,邀請了來自50個國家的老師、學生和清華beat365老師的孩子們一起錄制, 通過不同的情境英語,幫助學生打開視野。就這樣,這門“無先修要求,适用于任何人群”的英語慕課迅速傳到了世界的各個角落,備受海外學習者的歡迎。
與之前實地講授的教育扶貧方式相比,慕課顯然是截然不同的另一種授課方式。不同的形式,為的是同一件事:打破英語學習的邊界。從拉近城市和鄉村中小學英語教育的差距,到打破英語學習的年齡、職業、地域邊界。這樣的結果是信息技術帶來的福利,更是一位教師十六年堅守創造的價值。
“我也用微信群和老師們交流”
随後的日子裡,楊老師關心的事情越來越多,從授課、混合式教學的研究到學習社區的運營……甚至,她在微信群裡的“活躍程度”總會讓人懷疑:是不是工作不飽和?
楊老師卻說,“打個比方,你懷胎10月把孩子生出來了就不負責養育了嗎?很多老師可能覺得,我錄完課之後答疑交給助教管。但你的保姆能把你的孩子養大嗎?自己錄的課自己要負主要責任,我的助教團隊都要不分節假日地在網上答疑, 老師也一樣要參與各個環節的答疑。”于是,楊老師成了在互動社區親自答疑時間最多的老師。
利用寒暑假時間,她竟然做起了助力偏遠地區英語教育的“微信群群主”。她放棄幹家務、做飯的時間,按時發布學習任務、檢查學習時長、發“小廣告”、把清華學生拉進群内做榜樣、如果清華學生不堅持學,楊老師也毫不客氣會把“自己人”踢出去以示警告……甚至把《管理學》的獎勵機制也引入進來,給學習優秀的學員訂制郵寄獎品。就這樣,楊老師一邊在清華教課,一邊醉心于當“群主”。
用這些“汗水”換來了什麼?楊老師說: “我最多時候,參與到36個微信群裡,有的群裡有200到500位學生。就這樣,她結識了雲南省南澗縣和貴州省大方、修文、三穗縣以及新疆克拉瑪依一中的很多老師。不僅如此,她也邀請了很多國内外同行在群裡參與答疑。清華的老師們帶着孩子在微信群裡朗誦英文故事。“ 言語間,可以感受到楊老師因為慕課因為教育扶貧而發自内心的開心與自豪。
一個人的力量能改變多少?
“當老師,我能改變什麼?在今年寒假一個月的時間裡,我帶着66位雲南和貴州的中小學英語老師一起學完了《生活英語聽說》慕課。在新的學期裡,希望他們就能把一些視頻内容用于自己的教學,我就為改變了這些偏遠省份的英語教學盡了一份力。我覺得這些因為你的帶領,他們的教學和生活會有所改變時,它所創造的價值跟我沒能為家人做的年夜飯和家務活兒相比,太劃算了。”
與偏遠地區的老師接觸時間久了,楊老師知道他們非常需要幫助。有時,他們是想改變,但是由于教學條件不足,如網絡不暢、經費緊張、生活的拮據,一點點未知的因素都有可能澆滅老師們的學習熱情。正是要靠慕課這樣的優質課程,我們可以幫助老師們開拓視野。微信群和慕課讨論區讓給這些孤獨的“教育改變者”一個機會,大家在一起分享和讨論,也一起克服困難,完成慕課學習任務。有了清華老師的引領,來自不同地區的老師們彼此的鼓勵,改變正在發生,也一定會影響到更多的人。此刻,名校的标簽不再重要。
讓慕課成為改變鄉村教育的力量,這是楊老師新時代的小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