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
  首頁 > 院系動态 > 正文

院系動态

“清華學堂人才培養計劃”2019屆學生榮譽證書頒發儀式舉行

時間:2019-06-25 20:00:00

清華新聞網6月25日電 6月19日下午,“清華學堂人才培養計劃”2019屆學生榮譽證書頒發儀式在主樓接待廳舉行。beat365副校長、教務長楊斌,學堂班首席教授朱邦芬、王訓、鄭泉水、顔海平,生命學院院長王宏偉教授出席儀式,副教務長、教務處處長彭剛主持儀式。

楊斌緻辭 石加東 攝

楊斌首先代表學校祝賀各位同學順利完成學業,他表達了對“學堂計劃”榮譽證書頒發儀式這一傳統的肯定。“學堂計劃”的成功在于身為大學問家的各位老師全身心投入其中,更得益于各位首席教授将“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作為人生最大快樂的情懷。他談到,學堂計劃盡管已經開展到第十年,人才培養模式更成熟、更成體系,而每一批新加入的學生都在推動人才培養體系更加完善,計劃始終呈現出一種欣欣向榮的景象。楊斌提到基礎學科領域的重要時再次重申國家競争力的兩個“不來”,一是“單憑應用強不來”,二是“人才培養急不來”。國家和學校花這麼大氣力做學堂計劃,對于各位畢業生同學的期許不是成長為精英“人才”的期許,而是做出一番事業帶有塑造性改變的“人物”的期許,希望未來同學們中間能夠出落出一批“人物”。最後楊斌衷心希望同學們離開清華之後,在各自不同的環境中繼續做好真正的清華人。

 朱邦芬、王訓、王宏偉發言 石加東 攝 

參加儀式的教師代表逐一為畢業生送上寄語。物理班首席教授朱邦芬首先肯定學堂計劃成功的一點,在于給一部分潛心基礎科學研究的同學營造了很好的學術環境。他同時也提出未來還有待加強的兩點:一是學生要把使命感和興趣結合起來,尤其是清華學子更應有為國家發展攀登世界科學高峰的使命感;二是要重視通識教育,建立批判性思維,強調全人格培養。

化學班首席教授王訓希望學堂班畢業生能夠成為有能力而且正直的人,有能力才能更好有機會服務社會、造福人類,不負大衆對于清華的希冀;為人正直才能将能力正直地發揮,弘揚正能量,做一個愛國青年。

生命科學學院院長王宏偉談到自己對于學堂班的認識,其設立初衷是激勵大家志當存高遠,而且要腳踏實地,把自己的興趣和能力轉化為追求人類社會最前沿的科學問題的動力,堅持初心,為全人類文明進步和發展提供堅實的保障。

鄭泉水、顔海平、鄭紹遠發言 石加東 攝 

錢學森力學班首席教授鄭泉水從該班的角度總結了十年中聚焦人才培養的改革舉措。他希望在座同學能夠将自己的前途和祖國的發展關聯在一起,努力去做原始創新,遵循自己的内心,做出有遠見的選擇。

世界文學與文化實驗班首席教授顔海平闡釋了跨文化溝通和文化自信的内涵,肯定了第一屆世文班畢業生所取得的成績,希望在座學生有真正的能力,無論身處何種情境,無論面對的是順利或者是挫折,在一切人生枯榮沉浮的時空裡都能夠強韌生活,主動創新,關懷時代和人生中一些最根本的命題,并做出自己在知識創新生産中的回應和貢獻。

數學班項目主任鄭紹遠以自己在香港和内地高校工作的親身體會來突出學堂計劃對于學生國際化培養的投入,希望大家要珍惜現在,努力踐行“領跑者”理念。

黃臻、姚順宇、陳亮潇、胡彥(從左至右,從上至下)發言 石加東 攝

呂凱風、孫嘉玮、壽天藝發言 石加東 攝

來自各學堂班的畢業生代表數學班黃臻、物理班姚順宇、化學班陳亮潇、生命科學班胡彥、計算機科學實驗班呂凱風、錢學森力學班孫嘉玮、世界文學與文化實驗班壽天藝依次發言。同學們從不同的角度回顧學堂班為大家的學術發展提供的寶貴資源,包括課程的改革、前沿的科研動态、科研訓練的支持、自由的發展空間、靈活的培養方案等。他們表示,“學堂計劃”不僅給大家提供了一個發展的平台,更是給大家埋下追求基礎學科學術研究的種子。

 

楊斌等與畢業生合影 石加東 攝 

在清華校歌雄渾、壯邁的旋律中,同學們逐一走上領獎台,接受領導、老師頒發的榮譽證書并合影留念。

各學堂班項目主任、學堂班所在院系教學主任、學堂班班主任以及教務處相關負責人參加儀式。

供稿:教務處

                                                                                                                                                                                    編輯:曲田

  審核:周襄楠

Copyright © beat·365(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版權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beat365  郵編:10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