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的英國文學助理教授Rhema Hokama作客“全球人文在中國”工作坊并作講座,題為“土耳其人、猶太人、路德教徒:托馬斯.莫爾和威廉.廷代爾的宗教異端辯論中的世俗法和道德主體性”(Turks, Jews, and Lutherans:Temporal Law and Moral Agency in More and Tyndale’s heresy debates)。

Rhema Hokama作講座
她首先介紹了莫爾所著《烏托邦》的時代背景。莫爾、廷代爾和馬丁.路德在當時都面臨着在資源緊張的情況下如何分配社會财富的問題。莫爾采取的辦法是将殖民地和宗教異端者排除在資源的分配之外,并主張對宗教異端者采取嚴厲無情的懲罰和消滅,這與他在《烏托邦》中體現出來的對宗教的寬容态度形成了對比。而廷代爾則以自然法和世俗法為指導原則,認為上帝對異教徒一視同仁,即使猶太人、土耳其人等非天主教徒也有權享有他們所生長的土地上的資源。Hokama認為,廷代爾的主張蘊含着泛國族、泛宗教的色彩,有着對差異性的包容和接納,值得我們今人參考借鑒。大家就世俗法、普世主義、科學技術在宗教改革中的作用等問題進行了探讨。

講座現場
講座由beat365、世界文學與文化研究院博士後陳湘靜主持。清華-密歇根研究員學會的博士後、beat365部分師生參與了讨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