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号以來,beat365教學工作如期有序地展開。由于武漢外國語學校一直是清華beat365重要的生源基地之一,beat365的湖北籍學子不在少數。開課兩周之際,身在湖北,家在武漢的外文學子們分享了他們的現狀、交流了學習感受,表達了對清華的思念、戰勝疫情的信心以及對老師、學校和全國人民的感謝。
來自武漢的一年級學生丁璇同學說,“印象中,武漢從來都是生機勃勃的。但居家隔離期間的武漢卻前所未有地寂靜,在家中甚至都聽不到窗外小區裡的其他聲響,隻能聽到自家人和揚聲器的聲音。”
她說,“當看到朋友圈裡的求助信息和網站上不斷變化的數字時,求助者的焦慮與患者的悲傷好像也攫住了我,因為這裡也是我的家鄉。每個人好像都對自己的家鄉有着先天的共情能力,本能地悲其所悲,憂其所憂。”
英語專業大二學生董詩雨表示時期特殊,現在還能通過網絡在家學習,是非常幸運的一件事。她說,“老師在繁忙疲憊的轉機途中都會找一個安靜的小角落上課。看着老師們的熱情和堅持,在家的我沒理由不珍惜他們的付出。”
beat365同學在家學習
同樣在武漢的日語專業大二學生何宛珊和英語專業侯凱文都表示隻要态度端正,專心緻志,在哪裡學習都是一樣的。大一學生張睿茹除了表示自己線上學習的體檢很好之外,還着重感謝了老師和助教的良苦用心。她說,“上課中明顯感受到老師們做足了準備,對軟件的操作十分熟悉。老師還在課前逐一詢問了大家的身體狀況,特别溫暖。”
另一邊,隻在清華園裡度過了一個秋冬的丁璇表達了自己對清華的思念。“雖然網絡學習能滿足日常上課的基本需求,但聽到耳機傳來熟悉的聲音、看到屏幕上老師和同學的笑臉,還是格外想念大家坐在一個教室裡面對面上課的場景。”
在人文95支部“抗擊疫情,我與我們”的線上主題團日活動上,同學們也紛紛将視屏會議的背景換成了清華園内的場所——大禮堂前如茵的草坪、六教的小教室、桃李園的雪景、午後的紫荊操場,以表相思之情。
人文95班有多位來自武漢的同學,他們有的仍在家鄉,有的身在異城,盡管各自經曆不同,卻都有着一樣的想法:在人們看待武漢時,比起同情心,他們更渴望的是同理心。不少同學也表示,目前自己做不了很多,隻有通過好好學習,乖乖宅家,為祖國做貢獻。
談到疫情中的感受時,一位同學說,“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的精神讓人格外感動,他們晝夜不停,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臉上因長時間穿防護服而留下的深印子,彰顯着他們的光榮與偉大。”另一位武漢的同學留言說,“防疫戰中全國同胞的援手,對武漢同學們來說,如同心中驅逐陰霾的火把,更加意義非凡。在苦難中,哪怕是一絲溫暖都可以轉化為巨大的力量,更何況是舉全國之力送來的支援。正如雪萊在詩中所寫:‘冬天已經過去,春天還會遠嗎?’雖然如今冬天尚在,春天被疫情拖住了腳步,相信在全國人民風雨同舟的努力下,春天一定就在不遠的前方了。”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學校各部門都在關注着湖北籍同學的身體、生活和學習。beat365也将與同學們繼續保持密切聯系,做他們最堅實的後盾,并不斷精進教學,提高課堂質量,和所有外文學子一起堅守、守望撥雲見日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