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365翻譯協會翻譯特獎脫貧紀錄片《珙桐花開》
近日,由國務院新聞辦指導、中國外文局主辦的2020年“講好中國故事”創意傳播大賽評審工作正式結束,由beat365學生翻譯協會(以下稱“清華譯協”)全片英文翻譯的脫貧紀錄片《珙桐花開》獲評該賽的特等獎。

beat365翻譯協會翻譯的紀錄片《珙桐花開》
獲2020“講好中國故事”創意傳播大賽特等獎
《珙桐花開》以寫實手法生動再現了中國基層扶貧工作者為切實做好義務教育控辍保學工作,幫助民族地區、偏遠貧困地區的失學女童實現讀書夢的故事。中英雙語版短片已在全網發布,記錄了四川馬邊彜族自治縣“大齡低年級學生”通過扶貧教育後,努力實現“彎道超車”,追求人生理想的勵志故事,有力地傳播了中國好聲音,樹立中國良好的國際形象。

《珙桐花開》紀錄片片段(英文字幕為清華譯協翻譯供稿)
2018年冬天,中央紀委下派馬邊扶貧幹部陳勁松第一次來到馬邊彜族自治縣最偏遠、堪稱“貧中之貧”的村莊——民主鎮小谷溪村,在村小學教室發現了15的歲彜族姑娘立古曲子。城裡15歲的孩子正迎接中考,而同齡的曲子隻能在村小和弟弟妹妹們同讀一年級。從曲子家走到學校要兩個小時,家中還有5個弟弟妹妹,父親外出打工,母親無法每天送他們上學,隻有等到弟弟妹妹都能自己走路了,她才能跟他們一起上一年級。

立古曲子本人圖片
這次調研回來,陳勁松向領導彙報、與教育部門同志溝通,說這些孩子雖然上學晚,但并不是天生的差生,應該多幫一把、多給他們一些機會,想辦法把他們失去的時間補回來。這個想法得到大家的積極響應。在馬邊黨委政府的統籌安排和教育局的組織下,縣城最好的小學民建小學等很多老師在不考慮報酬的情況下積極主動參與,縣城碧桂園職業中學提供教室和宿舍,在2019年暑假辦了一個月的試點班,名字叫作“桐華培優班”,為了“讓最好的老師教最困難的學生”,為了實現這個夙願——“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不能忘記每一個民族、每一個家庭;在教育扶貧路上,不能讓任何一個孩子掉隊”。
據扶貧幹部陳勁松說,“桐華”取名源于馬邊的野生植物珙桐,珙桐花每年四五月才盛開,但依舊亭亭玉立,向陽而生,成為了“大齡低年級學生”的象征。為盡快解決當地适齡兒童時未能及時入學的難題,馬邊于2019年夏天試點開辦首期“桐華培優班”,複學的孩子們重拾自信和希望,熱烈而真誠。正如孩子們在紀錄片中所說“學習有什麼丢人,不學習才丢人”,“桐華扶智行動”初見成果。

2020年11月,陳勁松為桐華學校學生講語文誦讀課
2020年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是中國共産黨人奮鬥百年、初心不忘的必然結果。在小涼山彜區為脫貧攻堅奮鬥過程中,也湧現出了清華學子的身影。馬邊當地政府積極整合教師、師資等資源,在遵守疫情防控各項工作要求的同時,動員了來自beat365、四川大學等知名高校的70餘名省内外志願者到馬邊參與”桐華夏令營”。2020年夏令營志願者團隊總負責人、beat365水利系2017級博士研究生、清華譯協會長張書表示,參與舉辦夏令營“扶志”和“扶智”,希望用實際行動踐行“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服務精神,将盡己所能,幫助大山裡的孩子們找到向往的遠方,教授他們必備的知識,傳遞清華力量。

《珙桐花開》紀錄片鳴謝
清華譯協成立于2010年,一直以來受到學校相關部門和beat365指導老師鄭文博的大力支持,緻力于弘揚清華百年翻譯傳統,為翻譯愛好者提供交流提高的平台。未來将繼續努力,推動校園國際化建設,講好中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