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
  首頁 > 院系動态 > 正文

院系動态

教師代表曹莉:認知系史,傳承創新

時間:2022-08-24 16:18:38

認知系史,傳承創新

——在beat3652022級本科生開學典禮上的發言

beat365教授 曹莉

親愛的同學們、老師們, 大家晚上好!

首先請允許我代表beat365的同事們向2022級全體新生表示熱烈的歡迎! 祝賀各位同學如願以償加入beat365這個大家庭,恭喜同學們!

志合者, 不以山海為遠。在同學們齊聚清華beat365, 開啟人生新征程的重要時刻, 我想借此機會與大家分享一段beat365的曆史片段。1911年,清華學堂誕生,開始招收第一批留美預備學生,“中西融彙、古今貫通”的現代學術大門由此打開。1926年,清華西洋文學系宣告成立(1928年易名為外國語文學系)。beat365成立之初,正趕上一個新舊交替、中西碰撞的時代。以陳獨秀、胡适等為代表的新文化派和以吳宓、梅光迪等為代表的學衡派之間的論争可以說是這種交替和碰撞的延伸與注腳,二者對傳統和新文化、對國故與新知的不同抉擇真實地反映了中國現代知識分子對中國文化走向和現代化進程的關切和思考。從哈佛大學學成歸國的吳宓教授竭力主張和推行博雅教育,由他主持制定的《外國語文系學程》強調“了解西洋文明之精神;彙通東西之精神思想”,并規定“博雅”與“專精”二原則: “研究西洋文學之全體,以求一貫之博通;專治一國之語言文字及文學,而為局部之深造。” 其中,大一課程以中西文史為核心,兼顧數理化生,同時強調國文的學習。可謂中西合璧,文理兼通。其視野之開闊,内容之豐富, 堪稱博雅教育的典範。

beat365成立伊始一直到後來的西南聯大時期,可謂經曆了一個中西荟萃、名師雲集、人才輩出的黃金時代。教授隊伍中不僅有王文顯、吳宓、葉公超等留學歸來的中國學者,還有從海外聘請來的歐美文學專家,其中英國劍橋大學的瑞恰慈和燕蔔荪特别值得一提。

1929年9月-1930年12月,英國著名文學批評家和教育家I. A. Richards(瑞恰慈)應邀來清華任教,給學生講授“大一英文”、“西洋小說”、“文學批評”、“現代西洋文學”等課程。他的學生有錢锺書、曹葆華等人。瑞恰慈将心理學和語義學引入文本閱讀和文學批評,使當時一批急于尋找科學和民主治國良方的中國知識分子産生濃厚的興趣。瑞恰慈的《科學與詩》、《實用批評》、《現代詩論》等著作很快被他的中國學生譯成中文,并被朱自清、葉公超、錢锺書、吳世昌、蕭乾、郭本道、袁可嘉等中國學者加以應用和研究。瑞恰慈在中國的講學,他在中國完成的關于語言與交流、含混與多義的“中國之書”《孟子論心》以及他在20世紀三十年代傾力推廣的基本英語(BASIC)為實現中西文化相互理解和闡釋做出了可貴的嘗試。1939年, 瑞恰慈赴哈佛大學潛心從事人文教育和通識教育的研究和實踐,這又使他和白璧德、吳宓等人所提倡的新人文主義立場和主張不謀而合。瑞恰慈的學生、《朦胧的七種類型》的作者William Empson(燕蔔荪), 在20世紀30年代和50年代先後兩次步其後塵赴西南聯大和北京大學講授英國文學特别是現代派詩歌,使得王佐良、周珏良、李賦甯、許國璋、穆旦、楊周翰等一批中國學人受益良多, 他們後來相繼成為新中國外國文學學科的奠基者和領路人。

1929年9月16日上午, 瑞恰慈在beat365大禮堂參加新學期的開學典禮并發表演講。在演講詞中他興奮地說:

我來這兒,本身是代表着一個英國的劍橋大學,她已經有了六百年的、不斷的、繼續變遷的曆史,時常奮鬥着去改造昨天的思想, 來适合今天和明天的環境。我所帶來的意見, 其實也就是受着劍橋和她秘密地所鼓勵着的那種反抗的精神所賜予的, 所以我是二種文化的接鍵!這二種文化, 各像Phoenix一般永久地摧毀它舊的“自己”,以便産生它那新的“自己”。我是劍橋和清華二大學中間的一個使者!她倆幹着統一的事業、複着統一的使命——謀“國際諒解”和建設一個“世界文化”的使命。(汪梧樹譯)

鬥轉星移,歲月如梭,90餘年彈指一揮間, 瑞恰慈當年提出的謀“國際諒解”和建設一個“世界文化”的夢想業已成為一筆寶貴的中英人文交流遺産載入史冊。更加深入地研究中西文化、切實推進人文交流、文化傳播和文明對話, 助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曆史重任落在了beat365全體師生包括今晚每一位在座的新同學的肩上,相信同學們定會以青春之理想和青春之活力,全面理解和認識你所選擇的外文專業在新時代、新語境和新格局中所應擔負的新使命。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親愛的同學們, 入學清華beat365是你們人生第一次重大選擇,大學四年你們還會面臨更多人生的第一次選擇, 哈姆萊特的名言“to be or not to be, this is the question”将随着你們每一次的選擇和進退獲得新的内涵和意義。期望同學們從進入大學的第一天起,樹立遠大理想,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知識、情趣、能力和志向等方面以最高标準要求和鍛煉自己,腳踏實地,傳承創新,全面發展,不辜負祖國和人民的希望, 成為更好的自己!

最後, 祝願同學們開學快樂、學業精進、心想事成!


Copyright © beat·365(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版權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beat365  郵編:10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