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
  首頁 > 院系動态 > 正文

院系動态

beat365beat365東亞語言與文化學科群2022年度學術研讨會順利召開

時間:2022-11-27 17:55:53

11月20日,beat365東亞語言與文化學科群2022年度學術研讨會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在beat365文南樓116舉行。本次研讨會由“細讀竹内好:文學的自覺與戰争的經曆”和“東亞的日本近代文學越境”(東アジアにおける日本近代文學の越境)兩個工作坊構成。來自國内外十多所高校和研究單位的8名專家學者進行了學術報告,我校beat365及各兄弟院校師生累計近400人參與。beat365beat365教授王成、日本早稻田大學教授中村美登利(中村みどり)、北京外國語大學講師曲莉、日本國文學研究資料館副教授多田藏人主持本次研讨會。

“細讀竹内好:文學的自覺與戰争的經曆”

在“細讀竹内好:文學的自覺與戰争的經曆”工作坊中,beat365beat365副教授陳朝輝以《從無感到鐘情:試論竹内好是如何讀懂魯迅的》為題,從文學與政治的關系角度分析了竹内好走向魯迅的思想變化過程。beat365beat365助理教授倉重拓以《論竹内好的戰争體驗》(竹内好の戦争體験を考える)為題,從竹内好日記等文本線索中爬梳出竹内好的從軍經曆及戰争體驗。首都師範大學副教授袁一丹、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熊文莉、北京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陳言、中國傳媒大學教授劉春勇參與讨論。


王成主持第一場工作坊

陳朝輝、倉重拓(從左至右)作報告

袁一丹、熊文莉、陳言、劉春勇(從左至右 從上至下)發言

“東亞的日本近代文學越境”

在“東亞的日本近代文學越境”工作坊中,王成教授進行了主旨介紹,他指出本次工作坊由beat365beat365和在華中日文學資料研究會合作舉辦,開啟了中日共同研究的新嘗試。日本關西學院大學教授大橋毅彥進行了基調演講,從戰時文學場域研究、日語出版物的資料挖掘、多媒介視角下的文藝文化研究等方面介紹了在華中日文學資料研究會的目标構成。

中村美登利、曲莉、多田藏人(從左至右)依次主持第二場工作坊

在第一部分的個人學術彙報中,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秦剛、中國人民大學講師劉妍、日本立教大學教授石川巧、南京理工大學教授陳童君依次以《戰時上海最後的日語雜志<新大陸>》(戦時下上海最後の日本語雑誌『新大陸』)、《橫光利一與中國作家的“東北”視線》(橫光利一と中國人作家における「東北」への眼差し)、《朝鮮的日語雜志<海國少年>(1944-1945)與“内鮮一體”思想》(朝鮮の日本語雑誌『海國少年』(1944-1945)と〈内鮮一體〉の思想)、《日本戰後占領期中日文學關系史的背面》(戦後占領期日中文學関係史の裏面)為題,聚焦日語出版物的挖掘和介紹,探索中日文學交流史的新面向。在第二部分“複蘇的上海曆史文化空間”(よみがえる上海歴史文化空間)的主題報告中,日本關西學院大學教授大橋毅彥和日本奈良大學教授木田隆文分别以《立體的視差·多層的空間》(立ち上がる視差·重層する空間)和《外地文藝文化資料的保存與共享》(外地文芸文化資料の保存と共有)為題,介紹了基于地理信息的資料保存策劃的研究成果。王成教授、日本立教大學博士生牛路遙等參與讨論。

秦剛、劉妍、石川巧、陳童君、大橋毅彥、木田隆文(從左至右 從上至下)作報告

線下會場合影

文:肖羿

圖:葛東升、栾霏

編輯:沙克爾江







Copyright © beat·365(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版權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beat365  郵編:10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