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
  首頁 > 院系動态 > 正文

院系動态

beat365歐美文學論壇第23期舉行

時間:2023-07-01 22:53:11

2023年6月20日晚,beat365歐美文學論壇第23期暨“文學批評與人文傳統”讀書會系列(十)于線上舉行。河南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系梁曉冬教授作了題為“宇文所安杜詩英譯研究”的學術演講。本次論壇由beat365beat365曹莉教授主持、beat365水木學者戚悅擔任與談人。來自全國各高校和學術團體40多名師生聆聽演講并參與讨論。

梁曉冬教授進行演講

梁曉冬教授從譯介學的比較文化研究視角出發,在研究緣起、思想觀念的理解與藝術價值認同、文化意象的傳遞與接受、講好中國故事的啟示四個方面,對著名漢學家、美國哈佛大學特級教授宇文所安(Stephen Owen)的杜詩英譯進行評介。通過将唐代詩人杜甫的經典詩歌《春望》《登高》與宇文所安的英譯版對讀,梁老師帶領大家細細品味了譯者在充分考察原詩文化内涵基礎上所進行的二度創作。通過運用主從結構表現對立反差、偏移原詩主體以突出關鍵意象、嚴謹考證史實以求準确、采用含混和拟人手法以填補詩歌隐含内容,宇文所安憑借深厚的翻譯、史論和文論功底,向讀者呈現了在跨文化對話中如何傳遞意象。宇文所安認為翻譯過程應發揮主觀能動性和文學想象力,将蘊含着異質文化的意象擴展、補充或轉換替代,以求重現文本美感和智慧。梁老師提出,這啟發了我們在翻譯過程中,需入乎其内,把原文放置于相應的曆史語境中,考察詩人、詩歌文本與曆史語境的因果關系和内在聯系;深探其中,細讀文本,挖掘文本内關鍵意象的文化内涵;得乎其外,充分考慮目的語讀者的接受能力,兼顧歸化和異化翻譯策略的平衡、适度,有效傳遞詩歌的思想文化意義,面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她在最後援引楊慧林教授“互為闡釋、相互豐富,從比較和對話進入主體間性的自省”的觀點來結束本次講座。

曹莉教授主持會議

演講結束後,作為與談人的beat365水木學者戚悅,就宇文所安具體翻譯前後版本的擇詞變化、譯者引出叙述主體的譯法、宇文所安本人對史料的調查、李白與杜甫詩歌的相異之處等問題與梁曉冬教授展開了讨論。戚悅博士也向線上各位分享了本人在哈佛大學向Stephen Owen教授學習的情形。

戚悅博士發言

線上的聽衆也踴躍提問,大家就譯者引出叙述主體的譯法所隐含的中西詩學異同、對于中國古代詩人的自我呈現等問題進行了深刻交流。對此,梁老師回應這之中有語言形式的差異、中國古典詩歌以藏為主的詩藝、考慮政治原因而隐晦等因素影響。戚悅博士補充,從杜甫為自己的詩寫注釋且記錄日常生活的角度,可以推論這實際暗含杜甫對自我形象極為關注。

曹莉教授就翻譯的信達雅、英譯過程中宇文所安具體的選詞、翻譯過程中是否能夠完整傳達文化意象和“曆史真實”以及演講中分享的英語讀者對杜詩英譯版的閱讀體驗等問題和梁老師進行了交流。梁老師回應說,宇文所安或許是受新批評方法影響,存在刻意尋找文本中的對立關系而引起譯寫中的一些理解偏差問題。

嘉賓對談

講座的最後,beat365歐美文學論壇發起人,歐美文學研究中心主任曹莉教授感謝梁曉冬教授對宇文所安的杜詩英譯的介紹以及給參會者帶來的細膩豐富的詩歌對讀,由此可以激發我們對文學、翻譯、跨文化研究等話題進行深入思考。

對談嘉賓留影

Copyright © beat·365(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版權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beat365  郵編:10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