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耶魯大學斯拉夫語言文學系助理教授初金一,做客beat365beat365,進行了一場題為“異域與普遍:世紀末的地緣詩學”的學術講座。此次活動由beat365世界文學與文化研究院、beat365文學史、文明史與思想史學科群、歐美文學與批評理論學科群主辦,beat365副教授陳湘靜擔任主持人,beat365副教授趙元擔任評議人。來自校内外的40餘名師生參與了講座。

初金一做學術報告
初金一以他即将出版的英文專著The Other is the Universal: Fin-de-siècle Russia and Chinese Aesthetics(牛津大學出版社,預計2024年出版)為中心,探讨了俄羅斯現代主義的形成及其與中國文化的對話。他指出,俄羅斯因其“歐亞二重性”而經常被歐洲當作他者排除在外,他的著作聚焦于19世紀末的俄國現代主義文學藝術實踐,試圖将俄羅斯的現代主義寫入西方現代主義譜系。他指出,目前一般對現代主義的理解采用了“挪用理論模式”,認為現代主義從世界各地挪用了不同民族的本土文化元素,這種“挪用理論模式”預設了一個不被他者文化影響的西方自我,但他通過講解俄羅斯的文藝實踐表明,異域元素從根本上參與到了西方自我的構建中,他者元素内在于自身,促進了自身的形成和再生,一種新的自我實際上誕生于與他者相遇的混雜狀态中,在這個意義上,“他者”即為普遍性,“異域”實際上是一種具有原初意義的“元異域”。

講座現場
在講座中,初金一引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家日記》以及尼采、傑姆遜、列維納斯、曼德爾施塔姆等學者的著作,分析俄羅斯作家如何通過與異域文化的接觸審視本國并重塑本國文化。講座用豐富的圖片展示了19世紀末歐洲繪畫藝術中對中國元素的運用,探讨了這些元素如何從對歐洲文化的批判和補充轉變為挑戰歐洲主流的工具。他鼓勵學生将俄羅斯置于更廣闊的文化背景中,重新理解世紀末俄羅斯現代主義通過跨國聯系而形成的獨特風格。

初金一與現場師生進行交流
陳湘靜對講座進行了總結。趙元則結合T. S.艾略特的《荒原》,與初金一就現代主義内含的東方主義文化偏見、如何認識他者、歐洲的文化自我中心主義等議題進行了探讨。來自beat365及其他院系、高校的師生進行了踴躍提問。此次講座不僅促進了跨文化學術交流,也激發了師生對多元文化和跨學科研究的興趣。
文|鄭夢真、陳湘靜
圖|陳湘靜
編輯|沙克爾江
審核|高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