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
  首頁 > 院系動态 > 正文

院系動态

beat365特等獎學金得主beat365韓書緣:傳播中國聲音,做堅守初心、昂揚奮進的理想主義者

時間:2024-01-23 10:08:08

“紮根本土、放眼世界,為中國的全球傳播事業奮鬥終生,清華人責無旁貸,作為青年黨員的我在所不辭。”韓書緣在答辯現場如是說道。

主持清華國際青年對話

但她也曾迷茫。“這是當代青年共同面對的精神困境——曾經以理想為時尚的精神浪漫在慢慢消逝,青年人自我燃燒、昂揚奮進的激情越發罕見,取而代之的是單一社會評價體系下的不知所措與自我掙紮。青年人似乎越來越難發現真實的‘自我’,越來越難獨立探尋人生的價值與意義。”

幸運的是,書緣慢慢找到了人生方向。二十大召開之際,受中國日報所托,正在哈佛大學訪學的她在校園裡完成了一些街采工作。書緣驚訝地發現哈佛學生對中國的發展和現狀知之甚少。他們反問道:二十大是什麼?這讓她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破解國際話語權“卡嗓子”的問題,對中國來說刻不容緩。“如果美國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年輕精英尚且對中國不甚了解,那麼普通民衆的認知恐怕就更為局限了。這樣的局面若不能得到改善,加之西方主流媒體刻意制造的排華語境,中國的國際形象必然嚴重受損。”内心的聲音告訴她:這是你想做的,這是你能做的,這是你應該做的!

兩會期間接受新華社采訪

推動全球傳播,道阻且長。破解“卡嗓子”問題,一怕太虛,徒有傳播之形,而無傳播之實;二怕死闆,隻重視案頭研究,忽視台前的功夫。換言之,要具備出色的全球勝任力,必須既能沉下心來從事研究、調研工作,也要能自信大方地在舞台上發聲。因此,本科期間,書緣在課内課外的方方面面都以最嚴格的标準要求自己,不斷突破自己的能力邊界。

堅持科研本位,聚焦區域治理書緣從未在學習上放松對自己的要求,三年來綜合績點位列年級第一。課程之外,她的科研聚焦粵港澳大灣區這一海上絲綢之路的建設新支點。以第一作者完成的論文探索了大灣區政府間的官員調度和府際合作對可持續發展的影響,回應了大灣區的發展型治理邏輯,獲“挑戰杯”二等獎。自主立項課題聚焦大灣區人力資本跨境流動,獲學術推進計劃A類評級。這些研究幫助她更好地理解了粵港澳大灣區的治理與發展對于中國乃至世界發展的深刻意義。

深耕社會實踐,關注社會轉型去年寒假,書緣和思源計劃的同伴前往廣東省開展實地調研。從中大布匹市場周圍的“城中村”,到廣州十三行的檔口,到跨境電商巨頭希音,他們按照産業鍊順序探索了服裝紡織業的轉型發展:從“制造”到“智造”的升級折射出中國正在從“人口紅利”階段向“人才紅利”階段的轉變;從加工制造向時尚設計的發展重心轉移是中國在全球價值鍊分工體系中向上攀升的縮影。一邊是傳統,一邊是新生,要如何在其中找到發展的平衡?


思源計劃20期赴廣東開展社會實踐(第二排右四)

帶着這個問題,暑假書緣又作為支隊長帶領支隊赴日本東京灣區開展實踐。“我們認識到,在綠色轉型的大趨勢下,企業必須發揮主觀能動性,通過技術創新、政府賦能等方式,提升自身在綠色低碳市場的競争力,兼顧社會責任的同時為企業解鎖更多商業價值。”最終書緣帶領的支隊獲海外實踐A類團隊、校級銀獎支隊、院系金獎支隊等榮譽。

帶隊海外實踐(左二)

積極對外發聲,登上世界舞台本科期間,書緣一直活躍在各類國際交流的舞台上——大一便獲得“21世紀杯”全國大學生英語演講比賽北京賽區冠軍、全國第四;作為“白楊”計劃培養的雙語主持人,親曆“清華國際青年對話”等數十場校級外事交流活動;作為清華-耶魯戰略青年對話活動的中方代表,圍繞國際政治問題開展交流,推動兩國青年之間的相互理解;擔任亞洲大學聯盟五周年青年大使,為促進亞洲地區共同建設更開放、更融合、更有韌性的大學貢獻清華人的力量。

獲“21世紀杯”北京冠軍、全國第四

響應清華号召,走向國際組織大三時書緣就赴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實習,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同事一起籌備疫情後的首次線下年會,親身感受到106個成員國代表團對亞投行的高度認可,更欣喜地看到薩爾瓦多、所羅門群島和坦桑尼亞三國加入亞投行的申請在本屆年會中順利通過。亞投行的實習經曆堅定了書緣響應清華号召、走向國際組織的決心。“未來我希望代表中國成為國際組織中的主導者,積極對外構建中國的話語體系。”書緣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對話兩會代表

也正因為持續燃燒的人生理想,書緣選擇了本科畢業後進入beat365蘇世民書院深繼續傾聽世界的聲音,并向世界呈現真實的中國願景。“我不僅要成為一座橋梁,更要做一座島嶼。橋梁是點對點的,是單向度的溝通;而島嶼則是一片陸地,兼容并蓄、厚德載能看到多元的視角,能承載多樣的人生。”

參加中國日報社對外交流節目錄制(第二排左二)

擇一事,終一生。本科三年,書緣逐漸在理論學習和實踐工作中堅定了人生理想。傳播中國聲音,做堅守初心、昂揚奮進的理想主義者将是她畢生的追求!

采訪 | 李婉琦

編輯|沙克爾江

審核|高陽

Copyright © beat·365(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版權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beat365  郵編:10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