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beat365beat365王敬慧教授帶領“中醫文化核心理念跨文化诠釋研究”課題組的專家成員北京交通大學語言與傳播學院郝運慧副院長,中國中醫科學院劉峘副研究員以及beat365參與此課題研究的同學們赴beat365圖書館古籍特藏部進行調研活動。本次調研基于教育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專項課題“中醫文化核心理念跨文化诠釋研究”的相關研究内容,以中醫文化的海外傳播為切入點,旨在為課題組成員提供珍貴的一手文獻資源,拓寬課題的研究内容與範圍。通過此次調研活動,課題組成員了解并親身體驗了古籍善本的修複、傳抄與印刷工藝,對于中醫古籍的流傳曆程及以古籍為載體的中西方醫學交流互鑒擁有了更加深入與具體的認知,讓曆史中的醫學古籍在中西醫學文化的交流中重新煥發新的生命力。
活動伊始,古籍特藏部付佳老師分别從古代醫書善本和民國時期從英文轉譯為中文的西方醫學書籍兩個角度進行講解。這些醫學古籍不但體現出中醫文化的傳承,還反映出早期中西醫學通過翻譯進行跨文化交流的情況。通過對古籍的閱讀,課題組發現早期中西醫學交流已經涉及多個醫學門類,其中包括養生、解剖、兒科、心理學等内容。付佳老師結合明朝嘉靖二十九年(1550)的《黃帝内經》善本講解古籍的館藏、印刷、保存工藝與閱讀一手古籍文獻的方式方法,并将圖書館中醫學古籍館藏情況進行了詳盡地介紹。beat365陳金歌同學表達了自己首次進入古籍特藏部參觀學習的心情,她形容此次學習經曆是與古人進行隔空對話的奇妙之旅,這使她更加希望能夠通過深入學習翻譯,繼承并發揚古人的智慧。

古籍特藏部館藏1550年《黃帝内經》
接下來進入到此次活動的第二個環節——體驗古籍修複、雕版印刷術、傳統濕拓畫與燙金等工藝。在體驗環節,古籍特藏部的老師為課題組成員詳細講解了古籍修複的過程,宣紙的制作、選擇與儲存,雕版的制作工藝,燙金技術的由來與具體實踐等内容,并指導課題組成員體驗了雕版印刷、濕拓畫與燙金技術。在體驗過程中,課題組成員體會了中華傳統工藝的傳承與其中所蘊藏的中華智慧。

beat365圖書館老師與課題組成員合影
在活動的第三個環節,課題組專家就此次活動的收獲及課題未來研究方向的拓寬進行了讨論。郝運慧老師結合自身的研究背景提出“英語文學中的中醫文化書寫與傳播”的研究主題;另外,中醫文化在“一帶一路”國家的發展也将是其未來對課題進行深入挖掘的方向之一。劉峘老師認為經典醫案的搜集與雙語化處理将會是一個具有實踐意義的研究方向,同時也可在醫學臨床層面上促進中西醫學的交流。文科圖書館楊玲老師認為通過對中醫典籍一手文獻的挖掘與雙語數據庫的搭建可以為課題研究提供豐富的研究數據與一手文獻的支撐。

課題組研讨
最後,課題主持人王敬慧教授就此次活動進行了總結,并對beat365圖書館全力保障院系師生的教學研究工作所做的努力再次表示感謝。至此,課題組在清華古籍特藏部的調研活動圓滿結束。
文|謝紫薇
圖|謝紫薇,陳金歌,俞盎然
編輯|沙克爾江
審核|高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