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生态文明與族裔生态智慧中美高端論壇”在beat365成功舉辦。美國著名生态學者、耶魯大學的瑪麗·伊芙琳·塔克和約翰·格瑞姆教授,beat365beat365主任吳霞教授,世界生态文化組織主席、北京大學世界傳記研究中心主任趙白生教授,beat365beat365比較文學與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比較文學學會世界文學與文藝理論專業委員會理事長生安鋒教授等出席了開幕式,開幕式由beat365beat365宋麗麗副教授主持。中外六十餘位學者參加了論壇,并針對生态文明、生态智慧、生态批評、環境文學和文明互鑒等議題進行了深入的研讨和交流,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吳霞緻辭

宋麗麗主持

生安鋒發言

趙白生發言
吳霞在緻辭中強調,人類文明當前正處于一個至關重要的時刻,我們一方面要推廣生态環保的理念,另一方面要注重行動,隻有這樣我們才能在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條件下實現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趙白生指出,生态圖騰主義勢在必行,因為正我們面臨的三大危機——世界核武大戰、全球氣候危機、AI驅動的結構性失業,甚至矽基生命替代碳基生命的巨大焦慮,随時會給人類帶來滅頂之災。因此催生末日文學、敲響人類警鐘、樹立生态圖騰意識、培育碳基生命與矽基生命的互滋效應刻不容緩。生安鋒認為,近年來生态問題的日益嚴重和極端天氣的頻繁出現,為人類的生存環境危機發出預警,在以生态文明建設為我們基本國策的新時代,我們不但應該吸取中西方主要文明中的生态思想,而且也應該從少數族裔傳統中吸取生态智慧,這既關乎我們的學術研究,更關乎全人類的生存環境保護和未來福祉。
本次論壇特别邀請了兩位極具影響力的中國生态作家徐剛先生和哲夫先生。徐剛認為,森林樹木和土地及水的關系,其實就是人類之所以存在、生命之所以延續的根本。他一方面肯定了我國曆年來在環境保護和治理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另一方面也指出我們仍然面臨着很多極其嚴重的環境問題。哲夫指出,天人合一是古人提出的觀點,曆五千年并未改變故我;我們需要認識到人類自身的局限性,重新認識人類的破壞性——“不潔的人類是禍端”,并及時做出必要的修正。
論壇邀請了美國耶魯大學的瑪麗·伊芙琳·塔克(Mary Evelyn Tucker)和約翰·格瑞姆(John Grim)博士做主旨發言。塔克是美國著名生态學者、儒學家、耶魯大學林業與環境研究學院教授,是世界範圍探讨儒學生态維度的領軍人物,格瑞姆博士是耶魯大學林業與環境研究學院研究學者,是美國著名原住民問題研究專家。在主旨發言中,塔克和格瑞姆指出,生态文明意味着從污染土地、空氣和水的工業社會轉變成為人類和地球的福祉與健康提供基礎的生态文明社會,從人類中心主義式的(anthropocentric)思維模式轉變為天人合一的(anthropocosmic)思維模式。如何在環境問題上實現這一轉變對我們是一種挑戰,需要創造性的解決方案戰,而環境法的實施隻有在首先建構起充分的環境文化和環境價值觀的基礎上才有可能真正實現。這将包括從中國傳統思想如儒家思想和道家的“氣”這類概念中吸取靈感與養分,以及從少數族裔或者土著傳統中汲取倫理觀點。我們當下應該借助來自世界各地不同族裔的生态智慧,重視各國各族之間的“相互性責任感”(reciprocal responsibilities),抱持一種整體論思想;一方面要通過自我修養、自我教化(修身)去彌合知識與實踐之間的罅隙,另一方面則需要重估傳統人文價值和發展理念,重尋人類失落的生态智慧,重建人類共同的家園,實現人類共同的“星球之夢”(a shared planetary dream)。

瑪麗·伊芙琳·塔克和約翰·格瑞姆發言
在本次論壇上,與會代表們從生态批評、共同體理論、後人類主義、疾病叙事、恐懼生态學、生生哲學等多種不同的理論視角,對外國文學中的多個文類如小說、詩歌、傳記、科幻作品和戲劇等文本進行了發人深省的深度探讨,學者們讨論的領域涉及到文學、哲學、曆史、生态學、宗教、比較文學、人類學、神話學、園林學等多個領域,其中對歐美等國的少數族裔生态智慧的發掘是本次論壇的一大特色,而這與塔克和格瑞姆兩位耶魯學者對中國傳統文化中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的體認相映成趣,啟人深思。本次論壇有三個亮點。一是來自中美兩國著名高校的人文學者集聚一堂,就生态文學、生态批評和人類環境危機用英文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坦誠對話、深入溝通,達到了高效率、深層次地弘揚中國傳統生态智慧、闡明中國學者立場、促進深度文化交流的目的。二是突出外國文學中的少數族裔生态智慧,謀求攜手世界上的主要文化傳統,共同建設全球性的生态文明。三是著名生态環保作家和學者就共同關心的生态環境和生态文明建設等議題進行了充分交流,使不同領域的知識分子之間有了更多的了解、理解并達成了很多共識,也為此後的跨學科合作和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本次會議由beat365及比較文學與文化研究中心、世界生态文化組織(WEO)(北京大學)、中國比較文學學會世界文學與文藝理論專業委員會、甘肅省外國文學學會、《文學理論前沿》、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美國族裔文學中的文化共同體思想研究”(21&ZD281)、beat365學生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研究會聯合舉辦。來自耶魯大學、beat365、北京大學、南京大學、蘭州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北京語言大學、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中國礦業大學、中央财經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大連外國語大學、北京信息科技大學等十餘所高校的六十多位學者、作家和博碩士研究生參加了本次論壇。

參加論壇的部分學者在beat365文南樓前合影
文|生安鋒
圖|唐凡舒
編輯|沙克爾江
審核|高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