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
  首頁 > 院系動态 > 正文

院系動态

小峯和明教授莅臨講授“重讀《伴大納言繪卷》——再論禦靈繪卷”

時間:2024-07-02 11:04:01

6月27日晚上,日本立教大學名譽教授小峯和明教授莅臨beat365beat365,在文南樓204會議室以及線上會議中為師生們帶來題為《重讀<伴大納言繪卷>——再論禦靈繪卷》的學術講座。小峯和明教授為日本古典文學研究領域著名學者,主要研究領域為東亞比較文學、異文化交流文學史、繪畫物語論、環境文學。

講座中,小峯和明教授首先介紹了《伴大納言繪卷》,它是12世紀末期日本院政期的繪卷,描繪了發生在9世紀的應天門事件,和同為院政期的作品《源氏物語繪卷》一并被認為是日本繪卷的代表作。關于《伴大納言繪卷》的研究集合了美術史、曆史學和文學,不同的學者從不同的領域對《伴大納言繪卷》進行研究。

小峯和明教授講座現場

随後,小峯教授回顧了應天門事件。應天門事件發生在886年3月10日,這一天宮中的應天門突然由于放火而燃燒起來,當時的大納言伴善男告發左大臣源信的罪行,但是太政大臣藤原良房直接向清河天皇進言使源信無罪。這之後由于别件逮捕而引發的告密使得伴善男被懷疑因而被問罪處以流刑,這件事被稱為應天門之變。事件的背後是權力鬥争,而在文學作品裡與正史《三代物語》記錄相悖的故事仍在相傳,對于正史中沒有提及的真相進行追究,表達了對政治鬥争失敗的善男的同情。

然後,小峯教授補充了有關《伴大納言繪卷》的背景文化,指出《伴大納言繪卷》可能是出于對安元三年大火受難者的鎮魂和撫慰而創作的。接着小峯教授把繪卷所描繪的場景大緻分為上中下三卷,上卷描繪了應天門的燃燒,人群,伴大納言,清河天皇和良房的會見等,中卷描繪了源信,赦免的使者,安心的女眷,看熱鬧的人,孩子的争執,舍人夫婦等,下卷描繪了被傳召的舍人,出動的檢非違使(檢察違法行為的天皇使者、類似于今天的警察),大納言的住宅,悲歎的女眷和從者,被流放伊豆的大納言等。此外,小峯教授還介紹了繪卷物語的形成,它是繪卷所要表達的内容,包括應天門的燒毀、伴大納言告發源信、良房得知此事連忙進宮向清河天皇上奏、清和天皇相信源信、赦免使者到來源信一家安心、右兵衛舍人回家時在應天門柱子旁看到伴大納言主從并将之作為秘密、九月時因伴大納言的從者踢了舍人的孩子舍人不滿将秘密公開、謠言四起舍人被召喚說出真相、伴大納言的罪行被顯露因而被流放、末尾的評價和感想。

之後,小峯教授帶領現場及線上師生進行繪卷繪畫的閱讀,其中也包括了繪卷的說明文中沒有提及而被繪出的畫面,如看到放火的舍人的妻子,擴散傳言的京城兒童等。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孩子們的争執運用了有名的異時同圖法,利用時間差異表現了同一畫面中同一人物的行動,構圖中充分利用了繪卷橫軸長度的特點,使得畫面看起來有如身處劇場一般。跟着小峯教授的介紹,看着精美的繪卷,仿佛令人身臨其境,重新目睹應天門之變的經過。《伴大納言繪卷》所描繪的場景上至宮中下至市井、從天皇到大臣,從上級貴族到無名庶民,所繪畫出的人物細節包括圍繞政變衆人的舉動乃至宅邸女眷的眼神,将文學改為繪卷使得作品表現力得以增進。至于繪卷的創作動機小峯教授以伴大納言怨靈說立論,但至今仍還未有定論。

最後,參加講座的老師與同學們就繪卷的内容、繪卷的細節、如何分辨繪卷中的人物、繪卷中怨靈形象等問題向小峯教授提問,小峯教授基于自己的教學研究實踐和個人體會認真解答了聽衆問題,現場及線上師生表示受益頗多。

文|鄭潤豐

圖|高陽

編輯|沙克爾江

審核|高陽

Copyright © beat·365(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版權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beat365  郵編:10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