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
  首頁 > 院系動态 > 正文

院系動态

中外青年,美美與共|2024年beat365beat365國際暑校活動紀實

時間:2024-07-26 15:33:17

7月2日至13日,beat365舉辦了為期12天的國際暑期學校。暑校學員是來自英國、德國、孟加拉國和馬來西亞的大學生。暑校中,beat365組織了豐富的講座,并帶學員參觀了不少北京的著名景點。來自beat365大二、大三的志願者同學們發揮了重要作用,保障了暑校活動的順利舉行。

暑校閉幕式頒獎合影

弘揚中國文化,助推人文交流

暑校期間,beat365以強大的師資團隊為暑校同學們開展了語言學、文學、曆史、哲學等多個主題的講座。講座涵蓋了中國現代文學、歐洲中國熱、日本的中國文學、中醫藥、中國哲學與剪紙藝術、文學與翻譯、語言與思辨、曆史文化與傳統服飾、太極拳等多個領域。beat365也與藥學院和電子工程系進行了聯合講座和交叉活動,将人文見解與科技思維有機融合。在各類課程中,同學們積極思考、熱烈讨論,分享心得體會。語菲(Finn)說,有關“中國熱”(Chinoiserie)的講座很有意思,她在來中國之前就已經想研究中國,打算未來做中式和西式園林的對比研究。艾米利亞(Emilia)在一次語言學講座後分享道,她的家鄉威爾士在被英國占領後,威爾士語逐漸消亡,後來政府将威爾士語納入中小學必修語言課,才将它保護下來。

《語言與思維》講座

《中醫藥》講座

暑校同學上太極課

除了清華校内的講座課程,暑校還安排了同學們前往清華附中稻香湖國際學校,組織了國畫、書法、武術等體驗課。在書法課上,馬來西亞的陳厚安同學與中國志願者一起寫毛筆字,同時分享了他作為華人學習中文的經曆。暑校過程中,同學們跨越語言和文化的差異,找到了許多共鳴。

暑校同學書法課合影

暑校同學繪畫課合影

共賞名勝古迹,感受曆史熏陶

本次暑校還設有非常豐富的出遊參觀行程。校内,beat365組織同學們在清華校史館、藝術博物館和科學博物館進行了參觀。校外,大家則一同前往首都博物館、天壇、長城、圓明園、北京動物園等景點參觀。在沒有英文講解時,beat365精通雙語的志願者們主動擔任起同聲傳譯的角色,将名勝古迹背後的中國曆史解釋給暑校同學聽。

暑校同學參觀beat365科學博物館

在校内外參觀時,外國同學經常将所見所聞與他們國家的曆史文化相比較,有許多獨特的感受。托馬斯(Thomas)關注到了中國城市裡建築與綠樹的完美融合,他說這是他在英國城市裡未曾見過的。陳厚安的專業是建築勘測,他發現清華将老舊的建築都保護得很好,而且能看見中式和西式不同風格的建築,校園非常美。維爾(Will)很喜歡逛胡同,他說,他來中國的第一天就去了南鑼鼓巷,在閑暇時間裡他也很喜歡“city-walk”。來自德國的拜倫(Byron)十分喜歡與大家展開讨論,尤其是在觀念、信仰、習俗有所差異的地方,他經常提出很有洞見的想法。當問及暑校同學們在中國生活感受如何時,他們都贊歎:“支付寶和微信的功能太強大了,什麼都可以用手機二維碼解決!”中外同學一起生活和交流,增長了見識,培養了友誼。

天壇合影

本次暑校總共來了六名英國同學,他們都是埃克塞特大學曆史專業的學生。在參觀圓明園時,基爾(Keir)表示,盡管那段曆史已經過去了一百多年,他還是會心感愧疚;維爾發現,真實的中國近代史比他們以前了解的要深重很多;來自孟加拉國的撒河樂(Sahel)說,他學到了很多自己以前了解甚少的中國曆史,參觀這些曆史景點很有收獲。除了暑校的固定日程,幾名志願者還帶一些同學去了故宮和北海公園參觀。基爾被中國綿延數千年的曆史底蘊所震撼,許多日常事物竟然也蘊含着曆史典故。基爾在來之前就對中國很感興趣,寫過不少與中國近現代史有關的課程論文。來到中國,尤其是去了故宮和長城之後,基爾開始認真考慮将中國古代史的學習也提上日程。弗林(Flynn)也說,中國簡直是曆史專業學生的理想之地和“精神家園”。

長城合影

值得一提的是,這支暑校隊伍由于“老外”含量過高,還吸引了很多路人的目光。時常有小孩和年輕人上前與他們交流。暑校同學們變身“大明星”,與小朋友聊天、簽名、合影。這一經曆給出行參觀增添了許多樂趣。

深受小朋友歡迎的暑校同學

跨越文化差異,共築常青友誼

在長達兩星期的暑校生活中,外國同學與中國志願者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從他們到中國的第一天起,志願者們便幫助他們安頓下來,并開始與他們共同學習、生活、娛樂。他們一起品嘗清華的各種食堂,在空閑時間city-walk,在操場夜聊、玩真心話大冒險,去卡拉OK、密室逃脫……弗林、基爾和艾米利亞等同學說,林恩彤、王心怡等同學與其說是志願者,不如說已經成為向導和朋友。到了晚上,大家會在紫荊操場圍坐一圈,談天說地,分享自己的家鄉,分享喜歡的音樂,聊電影、聊書籍……到了操場熄燈之時,大家紛紛将手機電筒打開,一起放在兩升的礦泉水瓶下面,制造出明亮的“白熾燈”,然後繼續談笑風生,以至于忘記時間。

在紫荊操場聊天

兩國青年的相遇看似宏大,實則已經融入在日常的點滴之中。王心怡回憶道,她以前的課餘生活比較平淡,就算放假也隻會刷劇、聽歌,或是趕緊開始規劃新的學習。與暑校同學的邂逅讓她“解鎖”了很久違的快樂,她也發現不少志願者的感受與她相似。王心怡還打趣說,這兩周的英語訓練,可比平時的英語課要“刺激”多了。唐莉嘉與馬來西亞的幾位同學非常要好,他們在一起總是充滿歡聲笑語。曹瀚博也很珍惜與暑校同學的友情,他說,這群來自天南海北的大學生能聚在一起,這件事本身就太美好了。兩周緊鑼密鼓的暑校結束後,他花了許久才緩過勁來。林恩彤也很舍不得大家分開。她說:“我們的朋友兩周内學到的中文不算多,其中有一句是‘再見’。當我們在機場與他們揮手告别,用中文互道‘再見’時,有一瞬間我真切地希望并相信,我們一定會再相見的。”

志願者與暑校同學合影

文|王心怡

圖|王心怡

編輯|沙克爾江

審核|高陽

Copyright © beat·365(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版權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beat365  郵編:10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