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
  首頁 > 院系動态 > 正文

院系動态

暑期專業實踐|調研甘肅臨夏方言,築語言學第二課堂

時間:2024-07-26 16:15:17

為認真響應黨的二十大“鄉村振興”号召、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語言文字工作的意見》的重要指示,進一步推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推廣普及以及方言文化的傳承創新,助力鄉村振興和民族地區基礎教育的發展,服務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7月17日至22日,beat365beat365胡笑适、林子越、王郅傑、詹效華、張志韬師生五人組成赴甘肅臨夏語言學方言調研小組,聯合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華中科技大學)“推普助力鄉村振興”社會實踐志願服務隊、蘭州大學暑期“三下鄉”支教團、中建二局三公司志願服務團隊,于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康樂縣龔莊小學開展系列活動,調研當地方言的承繼特點和跨民族語言接觸融合狀态,了解教育發展情況,探索鄉村振興方向。

調研小組與龔莊小學學生、各單位代表合影

7月17日下午,調研小組抵達臨夏回族自治州,并前往龔莊小學進行物資準備、實地熟悉,了解龔莊小學發展沿革,确定語料收集場地安排等工作。随後調研小組與華科語推基地“推普助力鄉村振興”社會實踐團隊共同開展了調研前内部培訓,為方言調查工作打下基礎。

調研小組内部培訓

7月18-19日,調研小組再赴龔莊小學,以臨夏本地人為調研對象,進行了音系和語法調查。臨夏方言同時保留融合了漢語和少數民族語言的特點。方言以漢語詞彙為語料,結合阿爾泰語系慣用的SOV基本語序,大量借用藏語、波斯語、土族語、東鄉語、保安語、撒拉語、阿拉伯語詞彙。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内,當地的各民族之間保持融洽關系,存在頻繁的交流,因此産生衆多語言接觸及融合的現象。

調研小組成員有序分工,輪流運用方言處理軟件與方言調查字表,首先對語音信息進行辨别與錄入,實現了對調研模式的複現與熟悉,強化了實操技能。小組參照過往文獻,經過一定數量的語料錄入與分析,總結出了具有系統性的方言發音特點,印證了臨夏本地方言“平聲為44,去聲為52,上聲和入聲調值統歸為231”的特點,并對單韻引導的後鼻音韻母發聲情形差異進行了讨論與總結。

調研小組成員觀摩語音錄入流程

調研小組成員實踐語音錄入

接下來,調研小組轉入方言語法現象調查。小組成員依次與受訪對象溝通确認對對例句作出的合法性判斷,并圍繞被動句式、雙賓句式、緻使句式等結構進行了方言語料的收集和分析。調研小組初步總結出了臨夏方言特殊的格标記現象與論元語序分布,并就其句法機制進行了深入探讨。

調研小組成員與受訪人做語法調研

19日下午,調研小組與華科語推基地“推普助力鄉村振興”社會實踐團隊攜手走入龔莊小學課堂。小組成員王郅傑圍繞beat365學校情況、自身成長經曆,以“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為題與龔莊小學在校學生做了分享,并激勵學生奮進求學。分享過程與本校學生形成了良好的互動,得到了積極的反饋。

調研小組成員王郅傑分享

7月22日下午,調研小組最後一次回到龔莊小學,參與中建二局“校地企協同三下鄉”社會實踐暨“青橙築夢·暖流關愛”計劃座談會,與“建功新時代,同心向未來”2024年全國留守兒童關愛保護“百場宣講進工地”,第22場暨中建二局“校地企協同三下鄉”進行社會實踐總結活動。座談會圍繞學校發展、鄉村振興、文化傳承等多個領域開展探讨。調研小組成員張志韬以“保護特色方言文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題作了發言。随後,調研小組成員王郅傑作為代表參與授旗儀式,為本次調研劃下較為圓滿的句号。

座談會現場

調研小組成員王郅傑參與授旗儀式

本次赴臨夏調研,調研小組圓滿實現了行前目标。調研活動為清華beat365所開設的語言學專業課程提供了寶貴的第二課堂。學生們将所學相關專業理論知識與方言調研實踐相結合,實現了對過往調查的複現與更新,并鍛煉了調研設計和實際操作能力。學生們進一步了解了當地教育發展與目标,形成了可持續、可複制、可再現的“校地企”三方合力的社會實踐新模式,開拓了青年助力推普扶貧、鄉村振興的新方向。此次調研活動對今後的專業實踐開展具有一定參考意義。

文|林子越

圖|林子越 胡笑适

編輯|沙克爾江

審核|高陽

Copyright © beat·365(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版權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beat365  郵編:10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