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
  首頁 > 院系動态 > 正文

院系動态

龍與蛇|探索前近代日本文化中的神秘象征

時間:2024-10-28 11:02:00

10月13日下午,由beat365beat365日語專業主辦的“龍與蛇:探索前近代日本文化中的神秘象征”講座在beat365文南樓116室順利舉辦。本次講座共有來自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山東大學等京内外各大高校的師生共40餘人參與。本次講座的主講人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Haruo Shirane和日本立教大學名譽教授小峯和明,主題為“龍與蛇:探索前近代日本文化中的神秘象征”。本次講座由beat365副教授高陽、倉重拓主持。

講座首先以Haruo Shirane教授的題為“Snakes, Serpent, and Dragons: Human Sacrifice and Women's Salvation”的講演開始。講座伊始,Haruo Shirane教授提出了日本前近代文化中一組連續的概念“Snakes”“ Serpent(大蛇)”和“Dragons”。他提出蛇作為一種自然動物在日本本土的栖息環境往往與“水域”聯系緊密;而在分析虛構動物的“龍”時,他也指出中國文化中的“龍”是多種動物的複合體。


接着,Haruo Shirane教授提出了幾個問題。1、“龍蛇”在前近代的日本文化中扮演了什麼角色?2、“龍蛇”反映了什麼樣的人際、非人際關系?3、在“龍蛇”故事中,佛教起着什麼樣的作用?4、“龍蛇”與性别和女性的救贖之間有着什麼樣的關系?沿着這幾個問題,Haruo Shirane教授進行了細緻的講解。

Haruo Shirane教授以“さよ姫”的故事為起點,講述了其中的故事結構以及其體現的“龍”要素。在佛教故事中,“さよ姫”為了供養父親賣身作為蛇神的生贽,此後在與大蛇的争鬥中,“さよ姫”通過念誦蓮華經而讓大蛇變回人形,進而得以獲救。Haruo Shirane教授指出,蛇作為六道中的“畜生道”的一種動物,往往存在着“suffer”的含義。“さよ姫”中的大蛇也是由女性變來,女性在大蛇的外表下,實則充滿着折磨與痛苦。除此之外,Haruo Shirane教授也指出在佛教故事中存在一種“動物—人類可逆性”,即通過某些儀式,動物和人類之間存在着互相轉化的機制。在總結“さよ姫”故事的結局時,Haruo Shirane教授認為這與用寶劍戰勝惡龍的故事不同,“さよ姫”是因念誦佛經、借助佛法之力而得救的故事。這樣的結局也揭示了前近代日本社會中的“龍蛇”的形象建構,以及佛教在故事中發揮的獨特作用。

在Haruo Shirane教授的講演之後,我們迎來了小峯和明教授的精彩講座。小峯和明教授在講座中通過對于『俵藤太物語』『太平記』以及近代以來南方熊楠的『十二支考』『田辺抜書き』等文獻的研究,詳細地探究了“龍”的形象和内涵的生成過程。

在講座開始,小峯和明教授用『俵藤太物語』引入主題。『俵藤太物語』中,龍和蜈蚣的對決到底意味着什麼?故事發生的舞台為什麼是濑田的唐橋?龍的形象從何而來?以及龍宮究竟位于何處?小峯和明教授提出的問題引起了聽衆的思考。

在揭示龍和蜈蚣的對決的結構中,小峯和明教授提出中國古代的《抱樸子》《五雜俎》等文獻中均記載着“龍——蜈蚣——雞”的宿敵關系,即:蜈蚣是龍的天敵。關于『俵藤太物語』故事的發生背景,可以其從曆史上的地理位置來解釋。濑田的唐橋的地理位置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處于“京都”與“東國”往來的必經之路上,往往被視作與“異界”溝通的橋梁和路口,所以可以解釋大戰在此發生的原因。

小峯和明教授在尋找龍與龍宮的原型的過程中,從南方熊楠處獲得了靈感,其主要着眼于『古事談』『今昔物語集』。『古事談』中的“三井寺鐘自龍宮來”故事在『天狗草子』『近江國輿地志略』等文獻中也能得到印證。在『今昔物語集』巻十六第15話和『今昔物語集』巻二十第9話中,也有兩處對于龍和龍宮的描寫,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南方熊楠對于龍的原型有着獨特的看法。他引用來自中國的『唐土訓蒙図彙』中的“海薑”的特征來解釋其形象的來源,并認為『俵藤太物語』并非來自虛空漫談而是有其存在的根源和證據。

最後在談到龍宮的具體位置時,小峯和明教授從古代日本佛教的世界觀中尋找到了例證。例如,法隆寺的“玉蟲廚子”的壁面所繪的“須彌山圖”和哈佛大學所藏的“日本須彌諸天圖”中均刻畫有龍宮的形象。在畫面的構成中,須彌山的山腳之下海面之上盤踞着兩條龍,在山下的海中還有着龍宮的形象。小峯和明教授認為,龍宮所在“海”并非單純的地理位置,而是天竺佛教神話世界中 “天上界”“須彌山/閻浮提”“海中龍宮”中的一環,屬于古代日本佛教的宇宙觀的有機組成部分。

在講座的結尾,小峯和明教授提出了 “龍”作為“想象”與“現實”、“科學”與“文學”、“身”與“心”之間的橋梁的作用。通過探求“龍”的形象,我們可以對前近代日本社會的文學、美術、宗教、民俗等等領域都有所發現。

在Haruo Shirane和小峯和明兩位教授的精彩講座後,現場開始了期待已久的問答環節和對談環節。針對中日之間“龍”形象的比較;東西方之間“龍”文化的異同;“龍的内在”與“龍的外在”等等問題,大家展開了詳細而又豐富的探讨。在各位師生的熱烈探讨中,收獲滿滿的古典文學講座“龍與蛇:探索前近代日本文化中的神秘象征”落下了帷幕。

文|肖明鵬

圖 | 高陽、倉重拓

編輯|沙克爾江

審核|高陽

Copyright © beat·365(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版權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beat365  郵編:10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