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11日,中國外國文學學會比較文學與跨文化研究會第五屆年會暨第三屆院長/主編論壇在重慶大學順利舉行。本次論壇由中國外國文學學會比較文學與跨文化研究會主辦、重慶大學外國語學院承辦,論壇總共設有10場主旨發言、一場主編論壇、9個大會平行論壇和14個研究生平行論壇。王敬慧教授以及吳娟娟老師帶領beat365博士生侯楠參加了學術交流并宣講論文。侯楠、吳娟娟分别獲得學生組一等獎和教師組二等獎。

beat365參會師生合影
王敬慧教授以“苦難中的希望之光——克萊爾·吉根小說中的情感傳遞與社會隐喻”為題作主旨報告。她以克萊爾.吉根小說中獨特的叙事技巧與情感表達為切入點,探索其作品的核心主題——在苦難中探尋希望,并進一步分析了吉根如何通過多部作品中的角色塑造構建出理想的愛爾蘭人形象,并揭示個體在作品中的情感流動與轉化過程:從感受溫暖到傳遞溫暖。報告特别讨論了吉根如何通過隐喻來處理社會創傷,尤其是愛爾蘭的瑪德琳洗衣房醜聞等道德困境,其中,小說中“中醫通過推拿治愈了神父的憂思”這一文本細節是對情感修複作為應對社會不公與創傷的倫理需求的觀照與映證,凸顯了吉根在探讨個體與社會關系時的洞察力與深度。

王敬慧教授作主旨發言
beat365助理教授吳娟娟宣讀論文《艾思柯長江書寫中的縱向旅行與跨文化認同》。該論文分析了艾思柯的《中國鏡子》懸置了西方殖民旅行叙事邏輯下的長江旅行書寫,在跨文化認同的情感驅動下對長江文學文化和曆史傳統進行了去殖民化的接受與闡釋,采用多重叙事策略來構建一種“縱向旅行”的跨文化詩學與政治。論文指出,艾思柯通過肯定中國本土時間性,借鑒中國古典江河日記的創作手法,采用互文和比較等策略重塑了她與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鍊接和情感紐帶,對強調文化交流、文明互鑒的當下具有重要啟示意義。

beat365師生參加分論壇并獲得優秀論文獎
beat36524級博士生侯楠宣讀論文《引英文入詩——民國舊體詩現代性境域的開拓》。該論文以吳宓、錢鐘書等詩人舊體詩中出現的“引英文入詩”現象為研究依托,分析這一現象通過以新材料入舊格律,舊體詩人言說姿态的轉變以及舊體詩對無意識領域的進入,推進舊體詩對現代性的探索。同時在充分透析這一現象的基礎上,對被現代性壓力所遮蔽的中國傳統詩思等問題進行重新思考。

侯楠(左三)獲得學生組優秀論文一等獎

吳娟娟(左四)獲得教師組優秀論文二等獎
文 | 侯楠
圖|重慶大學外國語學院
編輯|沙克爾江
審核|高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