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現代文學倫理學批評要義
後現代主義消解權威和中心,承認并尊重差異,主張徹底多元化的基本觀念實際上是一種後現代倫理訴求,是後現代西方倫理學的思想基礎。倫理學是關于道德本質及其發展規律的科學,與社會生活聯系密切,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意識形态,後現代西方倫理學解構和批判現代性和現代西方倫理學,重建後現代道德價值體系,重構自我與他者(包括人類與自然)的道德關系:承認差異,尊重他者,承擔對他者的絕對責任,對于指導後現代時期人和人類共同體的行為,促進全社會乃至國際社會的和諧,發揮了而且正在發揮極為重要的作用。後現代文學倫理學批評從後現代西方倫理學視角解讀、闡釋後現代主義文學文本,揭示文學文本所描寫的後現代“倫理關系和道德秩序的變化及其引發的各種問題和導緻的不同結果”,為後現代人類文明進步提供經驗和教誨;同時,還要探讨與後現代倫理主張一緻的後現代倫理的叙事:消除作者權威、叙述者中心,采用多角度觀察、多叙述者、多聲音、多樣雜糅、多元變化的表現技巧所構成的狂歡化叙事和由平行結構、戲谑模仿、直接引用等構成的互文性叙事。

主講人:陳世丹教授
文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外國語言文學學科帶頭人,英語系主任,英美文學、西方文論研究方向博士生導師、博士後合作導師。國際文學倫理學批評研究會常務理事,全國英國文學學會常務理事,全國美國文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主持完成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3項:“美國後現代主義小說主題與藝術手法論”(97CWW004)、“美國作家庫爾特?馮内古特研究”(06BWW017)和“多克特羅小說藝術研究”(13BWW038)。在研中國人民大學重大規劃項目1項“西方後現代主義小說總論”(16XNLG01)。出版學術專著《美國後現代主義小說藝術論》(2002)、《虛構亦真實》(2005)、《美國後現代主義小說詳解》(中、英文版,2010)、《關注現實與曆史之真實的美國後現代主義小說》(2012)、《英國後現代主義小說詳解》(2013)、《後現代人道主義小說家馮内古特》(2014)、《當代西方文藝批評理論要義》(2017)等11部;主編教材《美國文學史》(英文版本科教材,上、下冊,2013)和《21世紀新編美國文學選讀》(英文版本科生教材,上、下冊,2013)、《英語語言文學經典閱讀教程》(下冊,2019)等6部。發表核心期刊學術論文“論後現代主義小說之存在”(2005)、“代碼”(2005)、“《五号屠場》:一種詩性的語言結構”(2009)、“論後現代主義的排比構成的特殊文本”(2010)、“後現代主義浪漫傳奇文本與當代學術界的荒誕景觀”(2012)、“多克特羅的創傷叙事解構美國神話”(2014)、“詩歌與注釋構成的互文結構和語言遊戲”(2015)、“在虛幻世界反思人類認知能力”(2016)、“《但以理書》:暴露國家政治暴力的創傷叙事”(2017)、“戴維·洛奇小說《好工作》中後現代倫理的叙事手法”(2018)、“西方文論關鍵詞:後人文主義”(2019)等近80篇。
主持人:曹莉教授
點評人:陳永國教授
時間: 2019年11月12日星期二 12:15-13:45
地點: 文南樓204會議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