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财富與東方主義
弗朗索瓦.貝爾尼埃與17世紀歐洲的印度書寫
主講人:梁展 中國社科院外文所研究員
主持人:張葉鴻 長聘副教授、比較文學與文化研究學科群負責人
時間:2019年12月10日(周二)晚7:00-8:30
地點:beat365文南樓116會議室
主辦單位:beat365beat365比較文學與文化研究學科群
内容提要:自薩義德的《東方學》(1978)發表以來,“東方主義”作為一個指稱西方從18世紀開始對東方被殖民國家的想象性與歪曲性描述的術語逐漸流行開來。然而,在東方主義話語生成之前,歐洲旅行者是如何來描述東方的?他們筆下的東方與傳統意義上被認為是起源于西歐的啟蒙思想有着怎樣的關聯?本文在分析17世紀法國醫生、哲學家和旅行家弗朗索瓦?貝爾尼埃的思想及其《大莫卧兒帝國旅行記》的基礎上指出,在啟蒙運動之前,歐洲人的東方書寫對西方中世紀的封建制度起着批判和鏡鑒的作用,貫穿其中的自然、倫理和政治思想同時成為了18世紀全球啟蒙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此意義上,啟蒙運動并非歐洲獨特的發明,而是基于印度洋貿易之上的東西文化交流的産物。
主講人簡介:梁展,中國社科院外文所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為德法文學、比較文學、中西思想史和文化史。主要代表作有:《颠覆與生存:德國思想與魯迅早期的自我觀念》(2007)、《隐蔽的結構——布爾迪厄對福樓拜〈情感教育的閱讀〉》(2007)、《讓大地成為大地——海德格爾的自然追問與藝術的本質》(2009)、《政治地理學、人種學與大同世界的構想:圍繞康有為〈大同書〉的文明論知識譜系》(2014)、《帝國的想象——卡夫卡中的政治話語》(2015)、《反叛的幽靈——馬克思、本雅明與1848年法國革命中的小資産階級知識分子》(2017)等,翻譯有《牛津西方哲學史.第三卷》(2012)、《曆史的天使:肖勒姆、本雅明和羅森茨威格》(2017)等,編有《全球化話語》(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