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題目:文明互鑒中漢學家翻譯的文化窘境及啟示:以霍克斯為例
主講人:彭萍教授 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副院長
主持人:餘石屹 beat365beat365教授
講座時間:2020年11月 25日(周三) 下午:3:00- 5:00
講座地點:beat365人文樓123室
主辦單位: beat365beat365翻譯學與跨文化研究學科群
騰訊會議ID:431 426 842
内容摘要:
中西文明互鑒中的漢學家在翻譯過程中往往面臨文化窘境。本講座以霍克斯翻譯《紅樓夢》為例,探讨其面臨的文化窘境。在翻譯過程,霍克斯一方面意在展現出作為譯者的自由,但更多地也要考慮譯文在英語讀者中間的“可接受性”。但另一方面,細讀《紅樓夢》的霍譯本,會發現譯者并非完全采用了自己所謂的“随意翻譯”或“自由翻譯”,而且其中針對同一文化現象所采取的翻譯策略也不盡相同,體現出漢學家作為文明互鑒的橋梁時不得不面臨的文化窘境。講座将具體探讨霍克斯在人名、俗語、物質文化名詞和詩歌翻譯的策略選擇方面所面臨的文化窘境,說明其背後的原因,并提出對文明互鑒中中國文學外譯的啟示。
主講人簡介:
彭萍,獲北京大學博士學位,現任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英語學院副院長。主要研究領域為翻譯理論與實踐、文化研究、商務英語、英語教學。已出版專著《社會叙述理論與京劇英譯和傳播》、《翻譯倫理學》、《實用英漢對比與翻譯》、《本科翻譯教學研究》、《倫理視角下的中國傳統翻譯活動研究》等8部,獨立完成譯著《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17)》(英譯)、《世界互聯網發展報告(2017)》(英譯)、《中國通史(第六卷)》(英譯)、《二十世紀視覺藝術》(漢譯)等10餘部,在各級學術刊物發表論文40餘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省部級項目及其他科研及教學項目共10項。主編國家級規劃教材《商務英語閱讀》(第二版上下冊)及《英語筆譯》、《實用語篇翻譯》、《實用旅遊英語翻譯(英漢雙向)》、《非文學語篇翻譯(英漢雙向)》等教材多部,參編國家級規劃教材及普通教材多部,參譯詞典多部,發表譯作30餘篇。曾擔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譯員,現兼任北京中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研究員、中國比較文學學會海外漢學研究分會理事、西藏大學客座教授、新疆大學天山學者(主講教師)、《孔學堂》雜志英文譯審委員會委員等,榮獲“文明之光·2019中國文化交流年度人物”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