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
  首頁 > 外文學術沙龍 > 薪火學術沙龍 > 薪火目錄 > 正文

薪火目錄

第四期 | 李明明:文學研究中的文化學視角

時間:2015-11-19 11:49:09

20世紀90年代以來,德國的文學研究方法發生了重大的方向性轉變,即所謂的文學研究的文化學轉向。文學理論的轉向經曆了從70 年代末對法國“新哲學”的接受,經由80 年代以美國格林布拉特為代表的新曆史主義,最後落腳在對文化體系和文化實踐的關注上,即把文化作為文本來解讀,把文學文本作為文化編碼來探讨。德國的文學研究領域形成了跨學科的合作局面。身體、感知、媒介、技術、機器、知識、性别、演述、儀式、記憶等文化學研究主題,為傳統的文學研究提供了嶄新的視角,發掘出新的問題意識。但研究領域的擴大對研究者的知識結構提出了挑戰,與其它學科邊界的融合也引起對文學的獨立性的反思。

本次沙龍嘗試結合曆史語境,梳理90年代以來作為研究範式的文化學視角在德語文學研究中的形成與發展,重點論述其主要研究範圍與基本方法,結合其代表性成果分析其對研究的貢獻與推動作用,同時讨論這一範式所遭到的質疑及其局限性。

主講人:李明明

上海外國語大學德語語言文學博士,現就職于beat365beat365,研究興趣主要集中在現當代德語文學、文化學、文藝學。近期研究的重點為文化學範式指導下的文學研究的發展動向和批評實踐,發表論文包括:《被教化的身體——對卡夫卡短篇小說〈一篇緻科學院的報告〉的文化學探讨》、《城市目光——對卡夫卡幾個短篇中的目光感知的現代性分析》、《身體交往模式的危機與文字的秩序建構功能——對克萊斯特的小說中的媒介問題探讨》、《世紀末的複興——20世紀末的德語戲劇:1980-2000》、《西方文論關鍵詞:媚俗(Kitsch)》、《關于媚俗》、《對卡夫卡長篇小說的空間叙事分析》。

主持人:鄧深

時間:2015年11月19日周四 16:00-17:00

地點:文南樓204會議室

 

Copyright © beat·365(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版權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beat365  郵編:10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