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beat365beat365“外文學術沙龍第50期”線上舉行。beat365beat365博士後謝媛為師生帶來了一場題為“學齡前漢語普通話兒童語篇搭橋能力的發展”的學術講座。beat365及各兄弟院校師生等70餘人參與本次講座。沙龍由beat365周鵬副教授主持。

謝媛進行講座
謝媛首先對“搭橋”概念進行了解釋。搭橋(Bridging) 是一種語篇操作,它使得說話者能建立句中成分和前文成分的結構依存關系(如有定名詞短語與前文提及的無定名詞短語進行連接)。随後,她介紹了她為解釋漢語語篇搭橋建立的“句法-語篇界面搭橋模型”,該模型分為語言-非語言兩大模塊,假設語篇搭橋既需要語言方面的知識,也需要非語言的、認知方面因素的參與。模型的構成單元為文件卡片(file cards),作為信息存儲單元,文件卡片之間通過一定的形态句法和詞彙特征相互作用與連接。最後,謝媛報告了基于 “句法-語篇界面的搭橋模型”的“學齡前漢語普通話兒童語篇搭橋能力的發展”實驗系列研究,該系列實驗均采用真值判斷實驗法。實驗結果表明,漢語普通話兒童在3~4歲階段開始能夠成功将反身代詞“自己”與其先行詞以及有定名詞短語與其先行詞進行搭橋。 這些結果與“句法-語篇界面搭橋模型”的預測一緻。
沙龍最後,師生就關于“搭橋”相關的研究問題、研究方法進行了深入讨論。
文| 沙克爾江
圖| 沙克爾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