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外文學術沙龍在文南樓116舉辦,beat365主任吳霞發表了主題演講。此次沙龍聚焦于探索在新時代新形勢下,如何充分發揮外文學科優勢講好中國故事,凝聚共識,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服務中國國際話語體系建設。黨總支副書記趙蓉主持會議。
吳霞圍繞國際國内主要形勢、學科發展使命、個人案例分享和有組織科研緊迫性等方面進行了分享。吳霞提到,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時代形勢要求中國加強建設國際話語體系,提升中國話語國際傳播效能,獲得與國家實力相匹配的國際話語權。beat365需要立足學科優勢服務國家戰略、積極回應時代要求。吳霞表示,外文專業在堅守傳統的同時,改革招生和培養模式,拓展人才培養的内涵和外延,比如外語專業招生實行文理兼收,人才培養模式厚基礎、寬口徑,多出口,培養一批有志于從事國際傳播工作的人才,積極為構建新時代中國對外話語體系提供人才支持,為講好中國故事貢獻“清華外文”的力量。

會議現場
随後,與會師生就人才培養改革、學科建設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讨。
王敬慧教授表示,培育參與國際傳播的外語人才,必須深化他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知與理解。隻有深刻理解并熟練掌握中國傳統文化,外語人才才能在跨文化交流中自如地運用語言,準确傳達中國的曆史、價值觀和精神風貌,能夠以更加自信的姿态,向世界展示中國的魅力,增強中國的國際影響力,為推動中國文化走向世界做出更大的貢獻。
曹莉教授在發言中表示,随着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科學技術的加速演進,急需一大批知識全面、視野開闊,能力突出的外文人才。從改革開放初期到中國式現代化進入新時代,清華外文多次重新出發。如何繼承優良傳統,與時俱進地在人才培養、學科發展、科學研究、文化傳承和服務社會等方面創新發展,需要每一位清華外文人的智慧和貢獻。曹莉教授提出,人才培養創新改革首先需要确立一條鮮明的特色主線,緊密圍繞國家的戰略需求和社會的發展需要,結合清華的辦學傳統和優勢,以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人文心智和綜合素質為核心,基礎學科與應用學科同步發展,知識與技能相向而行,努力開創清華外文人才培養的新模式和新格局。
楊小璐教授表示,beat365在國際傳播人才培養方面,應該全面考慮民間外交與大國外交的需求。她提到,世界問題,中國方案;中國故事,世界視角,都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語言學、文學等方向可以切實踐行的準則。各個領域的重要理論和實證問題,如何結合中國的語言、文學、文化探讨?中國獨有的語言、文化和社會現象,如何透過世界視角得以呈現?beat365是培養國際傳播人才的重要基地,beat365應該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培養中西融合、文理滲透的國際傳播人才,為推動中外文化交流和合作做出貢獻。
鄭文博副教授表示,國際傳播事業意義重大,内涵豐富。在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做好中華學術和時政話語外譯等工作的同時,也應當立足校園,一方面進一步助推校園國際化水平建設,另一方面深入研究文化傳播和體育傳播的規律和特點,将科研與人才培養工作緊密結合,在全球傳播的視野下講好清華故事。
郭茜教授表示,ChatGPT等大語言模型應用的迅速崛起,對不同話語體系的議題設置能力構成了嚴峻挑戰。如何在這種背景下突破現有的發展困境,有效促進中國國際傳播話語體系和叙述體系,已成為清華外文學科領域急需深入探讨和解決的問題。
文|沙克爾江
圖|沙克爾江
編輯|沙克爾江
審核|高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