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
  首頁 > 師資力量 > 按姓氏筆畫 > 在職教師 > 正文

師資力量

   
吳娟娟    
 

學曆

2021年12月獲墨爾本大學英文系博士學位

工作經曆

2024年7月至今 beat365beat365 助理教授

2022年4月-2024年6月 beat365beat365 博士後(受中國博士後國外交流計劃·引進項目資助)

研究興趣

近現代英語女性旅行文學,中外文學文化關系,全球現代主義,現當代文學中的情感與流動性研究,澳大利亞文學與文化

主持的項目

1.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 《近現代英國女性旅華叙事中的多重形象建構研究》(2023-至今)

2.主持完成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第16批特别資助項目(站中) (2023-2024)

3.主持完成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第74批面上項目(2023-2024)

4.主持完成中國博士後國(境)外交流計劃·引進項目(2022-2024)

講授課程

英文經典閱讀、當代西方學術前沿講座

主要論著

(一)期刊論文

1. “Decolonizing Friendship: Emotions and Interracial Intimacy in Dorothea Hosie’s China Narrative.” Journal of Postcolonial Writing, forthcoming. (A&HCI)

2.“Cosmopolitanism, Comparison and Affect: Decolonising Isabella Bird’s The Yangtze Valley and Beyond (1899).” English Studies, vol 103, no.6, 2022, pp. 920-39. (A&HCI)

3.“Disease, Professionalization and Cosmopolitan Encounters: Anne Walter Fearn as a Woman Doctor in China.” Women’s Writing, vol 29, no. 4 (2022): 600-615. (ESCI)

4.“Material Culture, Memory and Mobility in Emily Georgiana Kemp’s Travel Narratives of China.” Concentric: Literary and Cultural Studies, vol 48, no. 2, 2022, pp. 69-95. (A&HCI)

5.“Vertical Travel and Cosmopolitanism in Florence Ayscough’s A Chinese Mirror.” Studies in Travel Writing, vol. 25, no. 2, 2021, pp. 145-60. (Scopus)

6. “Emotions, Race, and Gendered Mobility in Mary Gaunt’s Narrative of China.” Women’s Studies: An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vol. 50, no. 7, 2021, pp. 727-46. (A&HCI)

7.《反抗與複興•萊斯利希爾科〈說書人〉内外的惡作劇者》,《複旦外國語言文學論叢》, 2014年第2期, 第63-67頁。(CSSCI)

(二)書章

1.“Canine Companionship, Race and Anthropomorphism in Florence Ayscough’s The Autobiography of A Chinese Dog (1926)and Mary Gaunt’s A Broken Journey (1919),” Beastly Modernisms: Animal Figurations in Modernist Literature and Culture, eds. Alex Goody and Saskia McCracken,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23, pp. 56-72.

(三)學術報告和會議(選摘)

1.《文學朝聖之旅的縱深詩學:佛羅倫斯·艾思柯的長江之行》 ,beat365beat365“外文學術沙龍” ,2022年12月。

2. “Affective Mobility and Ayscough’s Inter-textual Journeys in A Chinese Mirror,” Global Mobility Humanities Conference &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History of Mobility,韓國,首爾, 2023年10月。

3. 《40年英語女性旅行文學研究範式梳理與流動性轉向》, 首屆外國女性文學學術研讨會,濟南,2023年5月。

4.《“知音”:佛羅倫斯·艾思柯的跨文化旅行、翻譯與世界主義》, 中國外國文學學會比較文學與跨文化研究會第四屆高峰論壇,北京,2023年4月。

5.《英國女性旅華文學的倫理關懷》第11屆國際文學倫理學批評研究會,廣州,2022年11月。

6. “‘In time the West must be East again’: The Traveling Tang Poetry, Western Modernism, and Ayscough-Lowell Transpacific Collaboration,” 現代主義研究學會年會(Modernist Studies Association Annual Meeting),2021年11月。

7. “‘[T]his womanish sort of Utopia’: Possibility of an Ethic of Gender in Dorothea Hosie’s Life Writing,” 美國比較文學學會年會(American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ssociation Annual Meeting), 2021年4月。

8. “Emotion, Race, and the China Threat: Voices of Ambivalence in G. E. Morrison and Mary Gaunt in China,” Recovering the Lost Voices. 美國現代語言學學會國際會議(MLA International Symposium),2019年7月。

(四)譯著

《盜書者》,上海譯文出版社, 2025年出版(已交稿)。

《廷巴克圖》,上海:文彙出版社,2020年。

獲獎情況 (摘選)

外國文學學會比較文學與跨文化研究會第四屆論壇教師組優秀論文二等獎,墨爾本大學博士論文獎學金 Melbourne University Research Excellence Award墨爾本博士生全額獎學金,墨爾本大學博士論文獎學金,牛津大學博士生訪學獎學金,諾曼•麥克喬治基金會獎學金 (Norman Macgeorge Scholarship),艾米•葛耶•庫伯基金會獎學金(Amy Gaye Cowper Scholarship),墨爾本大學人文學院博士生國際旅行獎學金,瑪格麗特•瓦特森基金會獎學金(Margarete Watson Centenary Fellowship) ,澳大利亞文學研究協會年會基金,澳大利亞情感研究中心第三屆年會基金,上海市優秀畢業生,卡西歐獎學金,複旦大學研究生國家獎學金,2015年複旦-上外-浙大博士生論壇之外文篇•文學組二等獎,2014年複旦-上外-浙大博士生論壇之外文篇•文學組三等獎。

訪學研究經曆

牛津大學,英文系、牛津生命寫作研究中心,2019年

倫敦大學亞非學院,檔案研究,2018年

劍橋大學,檔案研究,2018年

愛丁堡大學,檔案研究,2018年

聯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beat365

郵政編碼:100084

電子郵件:wujuanjuan@tsinghua.edu.cn

Copyright © beat·365(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版權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beat365  郵編:10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