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曆
2010年獲得東京學藝大學博士學位
2006年獲得東北師範大學碩士學位
(2004年10月至2006年4月作為日本國費交換留學生留學東京學藝大學,期間考取東京學藝大學碩士,退學)
2003年獲得東北師範大學學士學位
工作經曆
2012年11月至今beat365beat365
2010年7月----2012年11月beat365博士後流動站助理研究員
研究方向
講授課程
博士後階段:基礎日語(1)(2),一外,二外,日本古典文學,日本古典文法;
目前承擔課程:基礎日語(1)(2),日本研究入門,日本古典文學鑒賞與研究。
國内CSSCI期刊以及核心期刊:
1、《今昔物語集及日本中世的孔子故事——禮贊與諷刺之間》(CSSCI擴展),刊登于學術雜志《日語學習與研究,》,2011年2月,第21号,P51-58;
2、《今昔物語集中的夢故事》(CSSCI),刊登于《東北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年9月,P173-175;
3、《日本研究生教育政策評價的機制及特征 ——基于“加強研究生教育的系統性”政策的案例研究》(CSSCI),刊登于《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4年7月,第7期,P72-77。
4、《作為普通人的哲學—評第158屆芥川獎作品<我将獨自前行>》,《外國文學動态研究》(CSSCI擴展)總第282期,2018年第6期,2018年12月。
5、《探尋日本古典文化的“中國情結”》(書評),刊登于《高教探索》(CSSCI)總第11期,2018年第11期,2018年11月。
日本學術期刊:
6、《鳥天狗源流考證》,東京學藝大學院聯合教育學研究科論文集第18号,2008年10月。
7、《須彌山和天上世界》,《中世文學的說話世界,中世文學和鄰接諸學》1,竹林舍出版社2010年2月。
8、《今昔物語集和漢籍的關系》,刊登于《東亞比較文化研究》, 2010年10月,第9号,P78-88;
9、《圍繞南方熊楠的批注筆記—以<太平廣記><夷堅志>與<今昔物語集>的關系為中心--》,刊登于《亞洲遊學南方熊楠和東亞》,勉誠出版,2011年10月, P69-7
10、《東亞的須彌山圖—以敦煌本和哈佛本的須彌山圖像為中心》,刊登于《東亞的今昔物語集翻譯變成預言》,勉誠出版,2012年7月,P263-284 ;
11、《左傳的預言》,刊登于《預言的世界、世界的預言》,勉誠出版(日本),2012年9月,P213-221;
12、《關于南方熊楠的批注筆記研究—以〈太平廣記〉為中心》,刊登于《熊楠連線》第40号,2012年10月,P20-26;
13、《關于日本中世的孔子故事》,刊登于《知性與創造—中日學者的思考--》第5号,2014年1月,P54-66;
14、《南方熊楠和聊齋志異》,刊登于立教大學《日本文學》第111号,2014年1月,P276-286;
15、《飯倉昭平先生的新著<南方熊楠的說話學>》(書評),刊登于《熊楠WORKS》,南方熊楠顯彰館發行,第43号,P46-47,2014年4月。
16、《惡龍傳說之旅--<大唐西域記>和<弁曉說草>》,刊登于《亞洲遊學 東亞旅的表象異文化交流的文學史》特集号中,2015年4月,P37-45;
17、《大唐西域記和金澤文庫藏說草<西域傳抄>》,刊登于《亞洲遊學 日本文學中的中國》,勉誠出版,2016年6月,P178-190;
18、小峯和明、金英順編、『海東高僧伝』、その中の「玄大梵」段落の注釈、本文の翻刻など、東洋文庫、平凡社出版、2016年9月。
19、《『大唐西域記』と金沢文庫保管の『西域伝堪文』》,刊登于日本學術雜志亞洲遊學208《人、物、知的往來 絲綢之路的文化學》,P141-151,日本勉誠 出版社出版,2017年5月;
20、《後和聖人――破戒僧的結局》,刊登于日本學術雜志亞洲遊學207《東アジアの女性と仏教と文學》,日本勉誠出版社出版,P67-72,2017年5月;
21、《仏鉢故事考》,刊登于日本學術論文集《東亞的仏伝文學》,P246-269,日本勉誠出版社出版,2017年6月;
22、《關于天竺神話中的戰争故事――以帝釈天和阿修羅的故事為中心》,刊登于日本學術論文集《展望日本文學3、宗教文芸的言説和環境》,P246-269,日本笠間書院出版,2017年11月。
23、《天竺“無熱池”的故事與圖像—從《大唐西域記》到《日本須彌諸天圖》《玄奘三藏繪》,》刊登于《日本文學》(日本) 7月号、日本文學協會,P66-75,2019年7月。
24、《南方熊楠和宋代的《夷堅志》—以熊楠的批注筆記為中心》,刊登于《日本說話文學研究》(日本)第54号,日本說話文學會,P184-194,2019年10月。
25、《今昔物語集の東アジア世界はどのように形成されたか》、刊登于日本學術雜志《古典文學の常識を疑う》、勉誠出版、P108-111、2019年9月。
26、《須彌山と芥子》、刊登于日本學術特集《東アジアに共有される文學世界》,文學通信出版社出版,P193-198,2021年3月。
27、《今昔物語集》解說、刊登于日本學術特集《日本文學の見取り図》,ミネルヴァ書房,P208-209,2022年2月。
28、《南方熊楠と『大唐西域記』》、刊登于日本學術期刊《熊楠研究》第17号、南方熊楠資料研究會、P33-54、2023年3月。
29、《説話文學と大衆文學》」、刊登于日本東京學藝大學學報《學芸國語國文學》第17号、東京學芸大學、P116-124、2023年3月。
30、《説草における孝養の言説》、刊登于日本學術期刊《東アジア孝行の文化史》、アジア遊學288号、勉誠出版、P169-184、2023年10月。
31、《中世日本における玄奘像の展開》,刊登于日本學術期刊《日本文學研究ジャーナル特集仏教と説話》第29号,2024年3月。
32、《龍の説話學をめざして》,刊登于日本學術期刊《説話文學研究の海図》,說話文學會編,文學通信出版社,2024年6月。
A&HCI期刊論文:
33、《Heaven Hound in “Present and Past Stories”-on the Spread of Chiyou,Ancestor of the Miao Nationality in East Asia》,《ARGOS》(A&HCI),第36卷,73期,P52-58,2019年7月。
34、《The Idea of the Anavatapta Lake in India and Its Adoption in East Asia》, 《religions》(A&HCI),2020.11(3),134。
國内論文集:
35、《淺談無常觀 ----以日本《和漢朗詠集》中的漢詩與和歌為中心》, 《二十一世紀的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研究》,國内論文集,第一作者,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P156--168,2020年7月。
國外論文集(中文):
36、《淺談東亞佛教的世界觀---從《大唐西域記》到《玄奘三藏繪》》,釋慈光主編;陳金華、紀赟、釋行定副主編《從長安到那爛陀:玄奘(602-664)的生平與遺產》,第一作者,World Scholastic Publishers,P218-231,2020年05月。
網絡小稿
37、清華思客,《陰陽師從何緣起—淺談日本怪談文學》,beat365藤影荷聲,2017年9月。
專著
《説話の東アジア―『今昔物語集』を中心に》、日本勉誠出版社出版,2021年10月。
本人主持的項目:
1、圍繞南方熊楠所涉獵的漢籍與佛典為中心的比較說話研究(編号:041916002),日本和歌山縣南方熊楠顯彰館項目,2010.10---2012.3;
2、下一代傳媒—中日青年一代“個體傳媒者”現狀研究,beat365日本朝日新聞社教育基金會項目,2011.1-2011.7;
3、南方熊楠的筆記批注研究—以《今昔物語集》為中心(編号:20121028553),教育部留學歸國人員啟動基金,2013.4---2016.4;
4、《今昔物語集》的東亞比較文學研究(編号:14WYC058),北京市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014.9---2019.12;
5、故紙沉香《今昔物語集》與日本外來文化的受容研究(編号:2014WKHQ009),beat365人文社科振興研究項目,2015.1---2016.12;
6、日本的漢籍資料—以南方熊楠的漢籍批注比較資料為中心,日本住友财團亞洲諸國日本研究基金,2017.3---2019.3;
7、“建構主義理論與mooc應用在高校日語教學中的影響研究”,beat365本科教學改革項目, 2017.8---2019.07;
8、“中國外語慕課建設與高校外語教學創新研究”,beat365本科教學改革項目,2020.12-2022.12;
9、 2020年度國家社科基金中華學術外譯項目《道教文化十五講(第二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21.2-2023.12。
10、“金澤文庫保管的講唱資料‘說草’研究”,日本住友财團亞洲諸國日本研究基金,2021.3---2022.3。
11、“大唐西域記對日本古典文學的影響”,beat365人文社科振興研究項目,2021.10---2024.10。
12、“大唐西域記在日本的傳播與影響”,北京市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2021.11---2024.07。
國内外學術會議發言:
1、《南方熊楠在《太平廣記》中的批注筆記》,和歌山縣南方熊楠顯彰館,2012年12月;
2、《我的<今昔物語集>研究視角》,日本岩手大學,2013年2月;
3、《關于“鳥天狗”一詞翻譯的溯源研究-------淺析跨文化翻譯的“非準确性”的層次問題》,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第三屆亞太地區翻譯與跨文化論壇,2013年8月;
4、《從亞瑟王與東明觀道士說起—從中世宗教文學看近代中西文明路徑的差異》,香港浸會大學“清華-香港浸會大學青年學者研讨會會議”,2013年12月;
5、《太平廣記中的異界與女性》,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的異界與女性”主題研讨會,2014年2月;
6、《佛傳中的佛缽故事》,日本立教大學“日本和東亞的佛傳文學”研讨會,2014年7月;
7、《南方熊楠<縱談十二生肖>在中國的翻譯情況》,日本南方熊楠顯彰館,2014年8月;
8、《大唐西域記和金澤文庫藏說草<西域傳抄>》,中國人民大學,2014年 10月;
9、《佛傳中的佛缽故事再論》,台灣輔仁大學,2015年3月;
10、《關于天竺神話的戰争》,日本青山學院大學“異域和戰争”研讨會,2015年11月;
11、《說話文學和大衆文學》,beat365,“大衆文學研讨會”,2016年11月;
12、《《大唐西域記》中的自然和環境》,中國人民大學“環境文學研讨會”,2016年11月;
13、《大唐西域記的時空觀---以無熱池為中心》,beat365“北方絲綢之路文化遺産與21世紀”研讨會,2018年6月;
14、《東亞的時空觀》,西安“首屆玄奘與絲路文化國際研讨會”,2018年8月。
15、《<太平記>的“無熱池”—太平記讀本與大衆文學》,于beat365,beat365與日文研共同主辦“大衆文學研讨會”,2018年9月;
16、《南方熊楠與宋代<夷堅志>—以熊楠藏書批注為中心》,于中國人民大學,日本說話文學會北京特别例會,2018年11月;
17、《天竺“無熱池”的言說與圖像—從<大唐西域記>到<日本須彌諸天圖>》,于beat365,beat365-立命館大學國際學術研讨會,2018年12月,
18、《天竺“無熱池”的言說與圖像—從<大唐西域記>到<日本須彌諸天圖>》,日本和漢比較文學會第12回特别例會,于北京理工大學,2018年12月。
19.《南方熊楠與<大唐西域記>》,“南方熊楠與中國古典籍”國際會議,日本南方熊楠顯彰館(+ZOOM線上會議),2022年8月。
20.《圍繞〈大唐西域記〉的異文化交流》,“日本與東亞異文化交流文學史”研究會,日本立教大學(+ZOOM線上會議),2022年11月。
獲獎情況:
2018年慕課“日語與日本文化”獲得國家級精品課程
2019年慕課“日語與日本文化”獲得beat365在線開放課程慕課國際影響力獎
2020年獲得春季學期疫情防控期間在線優秀教學獎
2021年獲宋慶齡基金會第九屆“孫平化日本學學術獎”論文類三等獎
2021年獲“beat365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2021年基礎日語(1)(2)課程榮獲beat365精品課程
2021年榮獲beat365年度教學優秀獎
2021年榮獲beat365青年教師教學優秀獎
2023年專著《說話的東亞》榮獲日本第五回説話文學會賞
2023年專著《說話的東亞》榮獲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孫平化第十屆孫平化日本學學術獎一等獎
學術兼職
聯系方式